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研究

 

观众角色转型与节目元素创新��北京电视台首届“网络互动春晚”浅析[1]

作者: 刘燕南 李翔   发布时间:2010-09-12 17:47:00 来源:中华传媒网
  2010年初,由北京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网络互动春晚”无疑是虎年来临之际最引人注目的嘉年华会之一。如果说传统的电视春晚是一台精英闪亮的艺术盛宴,那么“网络互动春晚”则是一出雅俗交融的欢庆的流水席,不那么华贵,也不那么精致,但却开放、包容、互动、畅达。

  作为主流电视媒体的北京电视台创办这一出网络互动春晚,某种意义上,颠覆了此前人们关于“网络春晚=山寨春晚”的刻板印象,不妨视为传统电视媒体向网络平台全方位进军的一次新尝试。虽然,呈现在网民眼前的这一出网络春晚,还多多少少带有传统电视春晚的一些节目样态和演播格局中,对于网民观众的心理预设,也还带有一些传统观众“收看-欣赏”的心理模式,但是就整个网络春晚的创意策划和传播特点来看,仍然散发出鲜明的独特个性:

  首先,从创作主体来说,“网络互动春晚”的制作,打破了传统春晚一直被电视专业人员垄断制作的情形,草根网民的力量和智慧开始渗透其中。其次,从播出看,“网络互动春晚”采取带状播出形式,一连七天每晚在同一时段定时定量播出,而非传统电视春晚仅仅在除夕之夜集中在四小时左右的时间内点状播出,一气呵出。第三,在收视方面,传统电视春晚的收视是“共时分享”,亿万观众在同一时刻同步观看同一节目;网络春晚则是“分时共享”,观众拥有更大自由度,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电视编排,到主动地选择内容和收看时间,实现“主权在民”。最后,节目形态上,不拘一格的新节目样式,藉网络科技之助,富于创新和想象力,令人眼前一亮。

  “网络互动春晚”受到广大网民尤其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显现出一些区别于传统春晚的新特点新思路,以下我们选取若干加以分析。

  一、参与互动:“表达意见”与“表演展示”

  “网络互动春晚”之所以备受关注,既源于它开启了主流媒体联袂新媒体的大幕,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草根们提供了进行自我展示星光大道。它将受众的参与互动作为构建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使得受众需求与节目传播形态有了“甜蜜的结合亮点”。

  如今,传统的电视春晚也开始有网民们不断出谋划策,纷纷献计,但是基本上还是由电视精英们操作,无论主题思想、节目内容设计,还是表演嘉宾的选择,都带有浓厚的精英意识,刻意强调专业性。“网络互动春晚”则不同,它不仅积极吸纳普通网民参与互动,而且网民参与互动的方式也在向纵深发展。

  这种发展,首先体现在网民的智慧和意识可以比较充分地渗入“网络互动春晚”的筹备和策划。据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介绍:“七天七台晚会共需要七个导演、演员和节目创意无数,都将来自网民的推选。而七台晚会的主持人,除了北京台自己出七个台里的主持,他们的搭档也全将由网络‘海选’产生。主办方还将在网上全部公开‘网络春晚’筹备过程,随时接受网民建议和监督。”[2]显然,以这种方式布局的“网络互动春晚”,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民大众的意志,网民们可以参与节目策划、筛选表演嘉宾的人选,从而使得“网络互动春晚”真正体现出某种“我的春晚我做主”的草根特性。

  “网络互动春晚”的网民参与,还体现在很多身怀绝技的特色网民纷纷通过网络平台自我选拔、自我推介,从而登上属于自己的春晚舞台,完成从一个接受者到内容生产者的嬗变。例如,“佛山大叔”便是通过自己在新浪微波中发帖自荐,进而被网友推选,最终成为“网络互动春晚”的表演嘉宾。当然,一批已经走红于网络的焦点人物,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网络春晚的表演者,模仿达人天天、西单女孩、中关村男孩、民间女高音黑妮等民间草根的精彩才艺秀,也令人目不睱接。

  传统春晚一直是年度新时尚和流行语的发动机,也创造过许多文化新现象。近年来有互联网文化的冲击下,其引领潮流的风头,渐渐渗入更多的网络元素。比如,许多词语都是网上“语言”,不少段子和情节也来自网络“传说”。不过这种“拿来主义”仍然是一种捡拾,一种似乎随意的借用,需要经过由“民间”到“殿堂”的转换。而网络春晚,则直接依托普通网民的无穷智慧,几乎原生态地呈现草根艺术,想唱就唱,想演就演,只要有能力,谁都可以成为“明星”,为网民原创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包容而亲和的舞台。

  可见,传统的电视春晚中的观众参与模式��“意见表达”,在“网络互动春晚”中演进成为“表达意见”与“表演展示”并存的模式,这使得普普通通的广大网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观众”或者“反馈主体”,在互联网构筑的平台上,他们有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主体”。

  二、观众心理:“收看-欣赏”与“观看-认同-参与”

  传统电视春晚的舞台上,专业造诣精深的艺术家和演艺明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草根艺术家”则难觅踪影。观众们更多是带着“收视-欣赏”乃至“倾慕”的心理观看,不可避免,传受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相形之下,网络互动春晚则呈现出“精英草根同欢”的景象,观众大多以一种更轻松娱乐的心态,观看艺术家和明星的精彩节目,也包容不那么专业的“网络同道”的表演,由此产生“自己人”的认同心理,享受参与节目传播的全部过程,此为“观看-认同-参与”模式。

  在网络春晚中,不时奏响主旋律昂扬的声音,如谭晶演唱的歌曲《生命》,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激情;与此同时,也有散发着纯粹娱乐快意的各种演出,黄渤、陈楚生、曾轶可、李玉刚、维塔斯、金孝妍、红楼剧组诸演员等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外演艺明星,纷纷登台亮相,还有“网络达人”的特色表演,掀起一个个狂欢高潮,让人们轻松享受生活的愉悦。网络春晚,可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得益彰,雅俗共赏,尤其是一些富于特色的草根表演,令不少观众情有独钟。

  某种意义上说,特色草根节目之所以成为观众关注的一大焦点,成为网络春晚的“招牌菜”之一,与观众的“移情认同”心理有很大关联。因为,普通人与观众距离更近,观众从节目中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会自然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也会增强对节目的认同。这些特色草根们一出场,很容易被观众所辨识,且容易被记忆。观众们会对特色草根投入更多的情感,更热情地与其互动,特色草根的某些品质也特别容易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他们在心理认同的瞬间,甚至本能地由衷希望表演者得到他所欲求的一切。例如,民间女高音黑妮的一曲《歌剧2》可谓声震四方,而在她身上更加彰显出无数国产的“苏珊大妈”们那种勇于挑战的魅力,观众也自然希望黑妮可以圆梦。

  特色草根受人关注的另一原因,或许缘于其某种“不完美”或者说“缺陷之美”。长期以来,春晚人物都是按照某些标准精心策划筛选的,其身份、语态、动作都是极其“标准化”的,他们固然光彩耀眼、气质不凡,但是多年的完美偶像的毫无缺陷,既让观众“敬而远之”,也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诸如抡车男、暴走妈妈等特色草根也许是不完美的,但是却是一个个无可替代的“个性”象征。

  “网络互动春晚”将个性草根、网络达人作为吸引受众的“撒手锏”,其实质是,满足了受众在当下这样一个泛偶像时代,对于自然、本真审美心理的追求,也是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一种趋势。

  三、节目样式:从网络元素中寻找创作灵感

  传统电视春晚的舞台上,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一直是当仁不让的主演,这一模式延袭多年,节目样式也中规中矩。而在“网络互动春晚”中,星光熠熠的明星,率真自然的草根,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演,成为考验网络春晚制播者智慧的一个焦点,引人关注。

  我们看到,在七天的节目中,不少有创意的节目样式区别于传统的电视春晚,异彩纷呈。例如,COSPLAY是当前网络以及现实生活中非常受年轻人追捧的活动,“网络互动春晚”则让明星金巧巧、大张伟、后舍男生组合、白百合等扮演经典卡通人物形象,在熟悉的卡通歌曲中载歌载舞;又如,人们熟悉的《青花瓷》,以不同风格和版本出现,令观众印象深刻;《骗局揭秘》,则虚实相济,成为最受观众肯定的节目之一。

  “网络互动春晚”在节目样式上出奇制胜,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紧紧围绕网络特质做文章,通过吸取网络流行元素的方式来改进节目样式。比如,在明星版的COSPALY秀这个节目中,节目样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歌曲演唱,节目重心不是耳熟能详的卡通歌曲,而是让观众享受明星们COSPLAY的装扮和造型。除此之外,节目样式的改变,还多少借鉴了网络超链接的立体传播方式:一曲化学版《青花瓷》火爆网络,“网络互动春晚”便安排了多种不同版本的《青花瓷》,而且还配上周杰伦对《青花瓷》被改编想法的VCR,这样大大增强了节目内容的信息量,而不仅是在欣赏一首歌曲。

  《骗局揭秘》是另一个关注重心,“从观众反馈来看,通过真实案例改编、明星参演、《法治进行时》著名主持人徐滔现场点评的每场保留节目《骗局揭秘》最受欢迎”。[3]《骗局揭秘》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主要源于节目本身“真实+虚构”兼有的样态,不妨视之为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在网络上的品牌延伸和样式变形。它采用时下较为流行的真实再现方式,由明星们扮演一些骗局事件中的人物,用讲故事的手法,展现一个个具有教育和警示意义的案例。节目中,真实再现的扮演手法与网络亦真亦幻的特质比较好地契合在一起,传统电视品牌栏目的“刑侦+普法”特质,被巧妙地植入新型春晚中,通过网络的形式,在强化和扩大自身品牌效应的同时,又助推和延伸为“网络互动春晚”的卖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网络互动春晚”的出现,满足了广大网民们积极主动策划春晚、参与春晚、表演展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培育了受众“观看-认同-参与”的心理,对“网络春晚”产生期待,逐渐摆脱纯粹“受众”、“数字受众”和“反馈主体”角色的网民们,开始建立以“传播主体”意识,在享受参与节目的同时,也在娱人娱己。

  作为传统媒体的一次网络新实践,北京电视台推出“网络互动春晚”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相应明确的主题将整个节目有机串联起来,编排上也略显凌乱。七期节目每期都是相互独立和分散的,似乎缺少一根主线很好地将七期节目横向串联,象一桌流水席,而非一部春晚“连续剧”,前者固然丰富,后者却更有神韵;从节目编排上看,网络春晚大体延袭了传统春晚的模式,歌舞、小品、相声穿插进行,缺乏网络媒体超链接、多时空的特点。其次,草根的“表演展示”空间还可进一步拓展。“网络互动春晚”,顾名思义,网民们不仅可以参与策划,参与表演,还可以让他们与自己喜欢的明星或者网络达人等一起互动和展示,让受众看到网络世界的红人,并发掘新人。最后,部分节目还略显粗糙,这或许是因为筹备时间比较短等原因,还需精雕细琢。

  按照媒介技术学派著名学者保罗.利文森的说法,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朝着更加人性化、朝着弥补此前媒体不足的方向迈进。与此相应,每一种新节目模式或传播理念的出现,都在功能和意识上对此前模式或理念的某种弥补和更新。近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春晚模式”不断遭人诟病,首届“网络互动春晚”的理念和传播实践和理念,它在展示草根风貌、满足草根需求、融合多元意识中所显现出来的自信和风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融汇多种资源和力量,创造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节目形态,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注释]

  [1本文以“北就电视台首届‘网络互动春晚’浅析”为题刊载在《当代电视》2010年第5期,本处还原原标题,并略有修改。

  [2]来源于凤凰网:《北京电视台打造首届网络春晚 七天连续直播》,http://media.ifeng.com/news/tradition/tv/200912/1211_4271_1470985.shtml

  [3]来源于北京文网,《网络春晚骗局揭秘受追捧》http://www.beijingww.com/1470/2010/02/10/229@115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