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系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总结

作者: 苗伟山 发布时间:2018-06-08 11:06:00 来源:

连线:媒介研究方法课

2018年春季,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苗伟山、曾国华和孙萍联合组织了针对硕士和博士生的研究方法课程。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研究问题、理论框架和方法的整体意识,通过系统讲解包括研究和方法论基础、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了解从研究兴趣、文献综述、研究问题、数据收集,到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

苗伟山博士负责本次课程的质化研究部分,考虑到其多元开放的特征,为了最大程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和欣赏质化研究方法,我们采取了创新性的互动课程形式。具体来说:

1)筛选优质论文并邀请嘉宾。在传播学知名期刊中选择优秀的质化研究成果,遴选的标准包括发表期刊级别、引用率/影响力、方法规范性、以及选题的可读性。

2)论文作者全方位与学生互动。遴选出论文作者,通过Skype、微信视频、QQ视频等方式,参与到我们的课程。课程的互动包括:

我们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邀请老师的代表作进行介绍和点评;我们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该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回应;我们鼓励学生追根刨底,对基础性问题进行追问;

每位老师详细分享自己的这篇研究从一个最初的想法,如何一步一步的发展和形成了研究论文;并就自己的研究心得与学生分享;

每位老师负责帮助一个和自己选题类似的学生,对这位学生的论文给出比较详尽的建议;

3)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每位学生在第一节课介绍自己的选题,课程进程中不断要求学生根据嘉宾的讲解再次“返回”到自己的研究,反思授课嘉宾的研究如何给自己的研究以启发。

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老师,我们希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帮助学生打开国际视野,推动他们尽早地与海内外的学术同行进行对话。本次课程共计邀请了十位来自海内外的优秀青年学者,感谢他们的认真准备和无私分享。各位邀请嘉宾包括:

李钧鹏:《质化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全球青年学会(Global Young Academy)会士,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目前担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曾任美国社会学知名期刊《社会力》(Social Forces)副主编,现为《转型国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Transition States and Societies)书评主编以及《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Studies i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编委。论文发表于ContemporaryPolitics、《社会学研究》等刊物。曾获国际社会学会世界青年社会学家奖以及亚当·斯密奖学金、哈耶克奖学金、拉扎斯菲尔德奖学金、顾维钧奖学金等奖励,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安徽大学开设本科与研究生课程。

林曦:《网络民族志》

复旦大学政治哲学副教授、《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pringer出版)副主编、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曾供职于谢菲尔德市政府社会保障部。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LSE),担任“Comparative Politics”课程的教学助理(teachingassistant);以及亚非学院(SOAS),担任“State, Power and Politics in Asia and Africa”课程的教学助理。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法理学,尤其关注西方正义理论、中国古代的情理法传统。

李红涛:《论文写作的问题化意识》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思想”方向博士、硕士导师,奥斯陆大学文化研究及东方语言学系(IKOS)兼任副教授(2018-2021),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2010),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2013- )、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2013- )、首批“仲英青年学者”(2017- )。曾任香港城市大学传播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助理(2009.11-2010.8)、访问助理教授(2012.6-8)、奥斯陆大学访问学者(2013.8)、挪威科学院高等研究中心(CAS, Oslo)驻院研究员(2016.8-2017.6)。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媒体与集体记忆、媒介社会学、 空气污染与环境政治。    

袁长庚:《参与式观察与田野》

201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英语双学位班,后在本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先后获得历史学/文学学士、法学硕士。自本科阶段起长期关注中国边疆少数族群的文化与社会发展议题,先后在四川、云南、青海等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并参与过发改委及联合国人口基金等组织所委托的研究项目。博士阶段研究转向对当代中国身体、健康认知及道德体系重组的关注,并在华北某城针对保健品传销问题进行过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目前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包括:医学人类学、身体理论、伦理与日常生活、数字人类学、主体性(subjectivity)及后社会主义(Postsocialism)国家的政治文化变迁。在本职研究之外长期关注20世纪中国大众文化与社会进程,并业余从事独立电影、摇滚乐评论及非虚构性写作。

周妍妍:《混合研究方法:内容分析、实验法和社会网络分析》

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媒体学院的博士候选,同时拥有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金赛性学研究中心辅修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媒体心理与效果。主要研究网络媒体中与性有关的内容及其对于年轻受众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既关注网络媒体中对于“性”的描写方式,也关注受众选择与浏览这些内容时的动机与认知过程。希望可以通过这些研究,了解网络媒体对于年轻人性观念,性态度,以及性行为的影响。

雷伟:《声音研究方法》

悉尼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社会、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社会使用、视听文化内容的批判性分析等。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广播(音频)和听觉文化的变迁。本人作为第一作者和合作者的论文在国际性学术期刊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actio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Culture &Critiq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Studies 等国际性学术期刊上发表。作为研究助理,参与了悉尼科技大学Wanning Sun教授的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 (ARC)

项目(20152017)“爱的不平等: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浪漫和亲密”。

章戈浩:《扎根理论》

英国拉夫堡大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媒介考古学、数字人类学、质化数据分析和武术研究。

 

黄典林:《文化研究与批判话语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双博士学位(2008-2012),现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基础理论、传播思想史、传媒文化研究等。发表专著《公民权的话语建构:转型中国的新闻话语与农民工》、译著《数字化崇拜》、编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第一辑),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南京社会科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兼任《光明日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机构特约评论员。

 

吴玥:《网络游戏研究方法》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教师。研究兴趣包括数字媒体、电子游戏、跨文化传播、流行文化,与亚文化。论文发表于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New Media &Society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SSCI 期刊中。

罗牧原:《访谈法》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与性别研究课程博士候选人、社会学系研究生讲座系列共同创办人与共同主席、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性与性别研究、城乡与移民研究、社会理论研究、定性研究方法等。论文见于《社会》、《社会学评论》等期刊。

 最后,我们由衷对以上各位老师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带领我们领略质化研究的科学性之美、反身性之美和多元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