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系

 

李东东:论党报的战地通讯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1-10 10:03:01 来源:
  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宣传实践中,战地通讯作为反映革命战争、服务革命战争的一种新闻试样,曾被广泛地运用,为千千万万读者所喜闻乐见,并对党报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对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是我们从一个具体方面和阐述党报宣传的重要经验,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闻工作。

  在对战地通讯与军事新闻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战地通讯的定义及党报战地通讯的特质。本文认为,在内容上,战地通讯包含于军事通讯之中,是对逐日报道战事进展的战事消息的补充和配合;从体裁方面说,它是新闻通讯的一种具体形式,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形象地报道发生在战地以及与之直接有关的事件和人物。中国革命和战争的特殊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决定了党报战地通讯的特质:忠实地反映人民战争,努力地服务于人民战争,是它的基本职能;人民战争的壮大实践,党的战时宣传指导思想,确定了它的特定性、丰富的题材范围。

  通过对大量历史材料的对比分析。本文将党报战地通讯的沿革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地通讯在党报宣传中得到初步运用,报纸专门辟出栏目作为刊载它的园地。这一时期的战地通讯,尽管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如表现手法简单等不足之处,但由于它便于生动、具体地反映革命战争,因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报道形式在党报宣传中确立下来。在抗日战争中,战地通讯进入了全面发达的时期,从内容、主体到表现手法,较之前一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党对军事宣传的指导的加强,是战地通讯获得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解放战争中一大批优秀战地通讯作品的涌现,标志他进入了成熟阶段。战地通讯采写的高潮,延续到抗美援朝战争。在中越边界还击战报道中,又产生了一批好作品。考察党报战地通讯的沿革,可以确认,革命战争形势的变化,党的报刊事业的发展和党的新闻思想的成熟,读者需要的程度,党政军领导同志和著名记者采写战地通讯的开拓性和成功的实践,是影响党报战地通讯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党报战地通讯沿革的概括,是本文对它的作用和地位的分析、阐述,具有了较为可靠的基础。本文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显示了战地通讯在党报宣传中的积极作用,并以此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它翔实而生动地报道了人民革命战争和边界还击战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刻画了为数众多的闪耀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英雄人物,及大地感召、激励了千千万万读者;它对战地实践的具体的真实的记载,成为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见证,成为军事题材文艺创作的素材,也成为启迪、教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宝贵材料。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的从报道内容到写作队伍的广泛的群众性,体现了全党(全军)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正确,成为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党报战地通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立足于对作品的分析,认为以下几点对现时正在进行的新闻改革特别是通讯的写作和采编,尤具借鉴意义:第一党报战地通讯着力于生动地再现战地场景和人物形象,富有现场感,因而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提高通讯的可读性,扩大对读者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恰当地灵活地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富有政论色彩。加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使党报战地通讯的又一特色,这种画龙点睛的议论有利于增强指导性,又合适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通讯写作中应予肯定和提倡。第二,注重发表的时宜性并力争提高时效性,使党报战地通讯的新闻价值得以充分实现,这一点,对和平建设时期的通讯报道,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三,运用大量生动有力的事实,刻划代表前进方向的英雄人物,以揭示和宣扬时代精神,使党报战地通讯获得巨大成功。为此,战地记者一手拿枪,一手执笔,不避艰危,不怕牺牲,常年在火线上进行深入的艰苦细致的采访,表现了高度的革命献身精神。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普遍提倡和具备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