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系

 

唐绪军: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1-10 09:39:54 来源:
  新闻报道活动作为一种有组织的传播信息的社会活动,从开始形成发展到今天,其实践行为方式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迄今为止,在新闻业务研究领域内,人们习惯于作为过程的新闻报道割裂开来研究,从而分别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采访、编辑、发行。而对新闻报道方式的论述又大都集中在采访写作上,似乎新闻报道方式就只是指的怎样写新闻。这种孤立的研究方法见树不见林,因而不可能从总体上来认识新闻报道方式是怎样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日本著名科学文化史学家汤浅光先生指出:“很多事实说明,由于在十九世纪中叶建立了唯物史观,社会科学取得了进步,但把社会科学作为科学来要求,其水平比近代初期伽利略时代的自然科学处于更低的阶段。其原因之一,我认为是没有充分明确地综合考察作为社会进步根本动因的科学、技术、生产的真正作用。”在这里,汤浅光先生强调了考察科学技术的作用对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意义,忽视对传播技术作用的考察,也许正是我们新闻学研究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吧。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传播技术进步的角度入手,系统地总结传播技术发展各历史阶段中新闻报道方式的基本特征,从而知往鉴来。在整个人类新闻报道方式变革进程这个大背景中,来认识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现状,以利于因势利导地进行新闻改革。

  全文分五节。

  第一节首先界定了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方式,这两个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介入人类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物质载体,连同为提高这些物质载体传播效能而发明的相应的生产工具以及各种物质设备一起构成了人类的传播技术。新闻报道是一个过程,完成这一过程所采取的方法决定了新闻的形式,因此,新闻报道方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总起来说,所谓新闻报道方式,及新闻工作者将新闻事件传达给受众的方法和形式的总和。新闻报道离不开传播技术,传播技术制约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传播技术的进步,是影响新闻报道方式变革诸要素中积极的、不可逆动力。

  第二节至第四节,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把人类传播技术进步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及传播技术的机械时代、传播技术的电气时代、传播技术的电子时代。并分别探讨了受传播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新闻报道方式在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

  在传播技术机械时代,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传递手段仅限于运输工具,而执政传播媒介的技术条件只是活字印刷术,因此新闻报道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单一的媒介单一的文字报道、缓慢的报道过程、散漫的文体。

  在传播技术电气时代,“电报使得的方法搜集与刊登新闻革合化了”。通讯社的出现,以及一系列新的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方式特征表现为:报道时速大大加快,文字报道标准化、单一媒介的多样化报道形式。

  在传播技术电子时代,广播、电视的出现宣告了新闻报道领域内报纸一统天下局面的结束,广播、电视、报纸三种媒介分足鼎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快了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新闻报道方式日趋丰富。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反复新闻事件状态立体化、新闻报道既时化、报道新闻非一律化。

  在回顾了新闻报道方式变革的历史进城以后,本文第五节重点论述了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现状及其改革。文章认为,我国的新闻报道方式虽然从大的方面来说业已具备了文字、图象、声音、声■和一等几种形式,但是充分显示这些形式的方法还不多,因而总的来说,新闻报道方式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为:1、新闻报道时速太慢;2、文字报道程式化;3、广播、电视的报道特点不鲜明;4、各种媒介的报道还不能构成新闻的立体化。造成落后的原因很多,本文着重分析了传播技术的原因。文章认为,重视传播技术的现代化是我国新闻改革中的迫切课题。最后,文章就改革中怎样充分发挥传播技术对新闻报道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要改革现已形成的区域割据的新闻体制,提倡新闻竞争,造成一个有利于传播技术发展、应用的社会环境。这样,我国新闻报道方式落后的局面可望在短期内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