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本所成果

 

本所主要科研成果(著作)简介(2000-2004年)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1-14 16:24:36 来源:新闻所综合办公室
2000年:

  徐耀魁(研究员):《世界传媒概览》(646千字),重庆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本书是介绍世界主要国家传播媒介发展概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共收录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媒情况,内容包括各国和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简史,有关传播政策、法规,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传播机构,新闻教育和研究以及新闻界各种社团组织。本书所介绍的各国情况,绝大部分材料来自原文。书中的数字资料大多为最近一二年的,保证内容紧贴时代发展。本书附录部分还提供了国际新闻界组织、世界传媒发展史大事年表、世界主要国家传媒网址3份资料。全书既力求全面,也不失重点;既考虑到了各国各地区传媒的发展,也凸现出传媒最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地位。本书为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导机构、新闻实践单位、新闻教育和科研机构、外事机构等提供了一部有关国际传播媒介的案头工具书。

  时统宇(副研究员):《消息写作》(130千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新闻写作方面的著述并不少见,该书与以往同类的著作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该书是以新闻的审美为线索,将审美作为衡量消息水准的宝贵的参照系,研究如何才能写出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消息,使人们在得知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

  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见在于:紧密结合现代新闻写作创新的实践发展,提出了审美信息在新闻写作中的创新含义和作用,认为一篇新闻作品的结构、布局、语言、词汇上的变化以及给受众带来的感受,应该视为审美信息。从记者采写到读者接受的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审美信息体现着记者的审美思想,启发着读者的审美联想,影响着新闻的审美效果。新闻的语言文字和结构形式的变化这种审美信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是具有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这对于长期以来流行的“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的观点是一种反拨和纠正,对于提升新闻研究的学术水平有积极的意义。该书对新闻写作创新在新闻写作中的审美创造力和受众的审美感受的分析,对新闻审美的历史考察和对具体新闻作品进行审美评价的原则的阐释,以及对中西方新闻作品审美意识的差异的研究,都体现了该书鲜明的理论创新意识和较为宽广的研究视野。

  张西明(副研究员):《新闻侵权:从传统媒体到网络》(280千字)新华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这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合作成果。两位作者,张西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法制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新闻法制及新闻侵权学术问题的研究;康长庆是审理过大量新闻侵权案件的法官。所以,这是一次理论探讨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合作。与同类著作相比,本书更强调实践性、实用性,力图对一些实际问题作出回答:新闻工作者如何避免侵权诉讼?涉讼后又该怎样应对?法律工作者如何执法?怎样保证“新闻官司”审理的公正性、科学性?

  近年来,依法治国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日益加深,侵权纠纷更加成为新闻媒介面临的最严峻课题之一。目前,“新闻官司”有形成新的高潮的态势,而且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下,新闻界和社会有关方面迫切需要研究新问题、新矛盾,其中,对各种新类型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科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然后将之用于实践,对于指导推动实践的健康发展,至少具有两方面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素质。 二、有助于法律工作者在处理各类“新闻官司”的过程中,科学正确地适用现有法律规定,公正执法和办案。

  几年前,我国的新闻侵权诉讼,还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多是中心城市),现在已在全国“遍地开花”(许多非常偏远的民族自治州、盟也出现了进入国家权威部门编辑的“案例大全”的典型案例)。而且,上面提出的问题,有些已超出了国界,成了世界性的问题(如网络传播引发的侵权诉讼)。这种情况下,本书对研究新闻侵权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新情况,回答新闻界和法律界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记协)曾一次性购买此书近千册,供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学习使用,就是一个例证。

  刘志明(副研究员):《中日相互传播与舆论》(255千字),日本EPIC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本书是第一届中日传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中日关系中,舆论的作用和影响变得日益突出。相互认识与舆论上隔阂的扩大,目前正成为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该学术研讨会即是在此背景下召开的。

  该书分析和探讨了中日新闻传播的格局、两国在相互认识与相互舆论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从新闻报道、电视传播、语言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缩小两国传播差距的方法。

  2001年:

  张西明(研究员):《新闻与法——媒体法律问题解析》(140千字),广州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我国第一本理论结合实际、为国内媒体工作者"量身定做"的法律著作。与其他新闻法学著作不同的是,本书研究媒体法律问题不仅侧重分析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出了"避免"和“预防”法律纠纷的科学机制和方法。该书也对许多新闻法的最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张西明(研究员):《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280千字)重庆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在长期研究以及多次出访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新闻法治和职业自律机制为主线,提出了保障新闻业权利的“张力”与防止滥用权利的“限制”概念范畴,以此贯穿,构筑了新闻法治与自律问题的研究体系。本书的理论创新得到了国内著名学者、专家的较高评价。

  刘晓红、卜卫(副研究员):《大众传播心理研究》(250千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该书系统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大众传播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内容包括:(1)社会真实是在何种因素和机制的作用下,被描述为媒介中所描述的样子即媒介真实,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有哪些主要差别。(2)媒介信息处理过程、态度改变过程和行为改变过程的研究。(3)媒介内容对人的影响的结果,包括媒介内容对人的认知的影响,媒介暴力内容对人的影响,媒介中的刻板印象研究,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等。该书还系统探讨了心理学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关系,包括心理学在传播研究中地位的演变,心理学在传播研究中的作用,传播心理学这一类研究的特征、性质、问题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明安香(研究员)《公共关系教程》(780千字),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本书由美国斯科特•卡特利普、艾伦•森特和格伦•布鲁姆合著,自1952年出版以来,为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所广泛采用,可以作为我国企事单位在入世后提升公关能力的参考书。全书共分为公共关系的概念、从业人员、历史沿革和起源,公共关系基础,公共关系管理过程和公共关系事件四大部分共17章。探讨了从基本概念、理论到具体方法步骤、一直到各行各业公共关系实践的各种问题。

  2003年:

  闵大洪(副研究员):《数字传媒概要》(296千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出版。

  

  本成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学和传播学科1998年立项的《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的成书形态。

  20世纪后期,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突飞猛进的变革,而到了新旧世纪之交,这场变革已在全球成为大趋势。数字化正是推动这场变革的的技术因素,它不仅显示为当代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新闻和信息传播领域发生变革的基本前提。因此,本项目最主要的意义在于阐明全球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而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再也付不起落伍的代价,对中国的新闻传媒来说,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尽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全书共分为12章。第一章作为序章,首先阐明了全球进入数字化时代,对数字化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括了传媒数字化的类型和特点。第十二章作为终章,论述了社会形态对数字化新媒体发展的作用,特别论述了中国社会变革与数字新媒体普及的关系。作为全书的核心内容,利用10章的篇幅分别描述了传统新闻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以及互联网等各类数字新媒体的最新进展状况。

  本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能够紧紧跟踪传媒数字化领域的新变化、新进展进行描述,并结合传播理论加以概括,对一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如互动电视、网络新闻、网络媒体等;对不少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归纳,如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电子论坛的特性等;对不少新传播现象进行了概括,如手机正在成为媒体工具等。二是能够及时提出鲜明的观点,作用于国内新闻传媒数字化进程实践。在完成此项课题的过程中,曾写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文章,并直接参与了互联网传播实践。文章在国内学界和业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广泛转载或引用。目前在各大搜索引擎均均可以搜索到数千条相关信息,如google(2600项)、Yahoo中国(5130项)、百度(6360项)等。

  时统宇(研究员):《电视批评理论研究》(300千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2001年立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B类)。

  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通过考察中西方电视的不同步发展和电视语境的迥异,将电视批评理论的全球视野置于中国电视传播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背景之中,克服在分析中国电视问题时生硬地使用西方理论的一些观点的弊端,使电视批评建立在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系统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中国的电视理论。2、从电视批评理论的研究入手,进一步拓展电视影响研究的理论视野,使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对对新闻理论和电视理论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了解电视的影响问题有参考价值和方法论意义。3、从以往电视批评理论局限在一般文艺批评理论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将电视传播中的非文艺节目也作为主流文本进行具体考察和理性分析,从而拓展电视研究的疆域和视野。同时,努力克服以往电视研究中的各方学者各自为战的局限,博采文化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精华,提升电视理论的人文科学水准。

  本书的研究力图在两个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1、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电视业出现的重大变化,借鉴近年来国外电视理论研究(包括国外的文化研究、传媒经济学研究等)的最新成果,探讨影响电视传播内容和效果的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经济原因。中国电视的传播和影响,不是欧美电视的翻版,如何使国内的电视批评理论(包括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理论)和国外的相关理论得到有机的融合和互补,是本书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本书的理论创新之所在。2、紧密结合中国电视的发展现状,克服以往电视批评理论混同于一般的文艺批评理论的局限,将传统的电视批评研究从电视文艺扩展到对整个电视事业和电视传播的研究。在研究电视作为一个产业而发展所蕴涵的历史合理性的同时,将批评的矛头指向造成电视传播中人文精神弱化的制度安排和体制原因,为如何防止和克服电视传播的商业化和庸俗化的弊端,为解决中国电视面临的如何“为中国百姓服务,对子孙后代负责”这一根本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学理根据。

  2004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电视的“醒世恒言”》的书评。该文认为:《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作为一部系统的电视批评论著,是一个严肃学者对中国电视辉煌成绩背后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行的理论解读,它让人更为清醒和深刻地审视中国电视的现状和未来。

  2004年:

  
宋小卫(副研究员):《媒介消费的法律保障——兼论媒体对受众的底线责任》(240千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传播学话语中的媒介消费(Media Consumption),泛指获取和享用大众传媒提供的精神产品或服务。日常的看电视、听广播、订阅报刊直至点播媒体节目等活动,皆可归入媒介消费的范畴。作为当代人普遍享有的一种自由与权益,媒介消费与物质消费活动一样,也需要得到法律的支持与保护。《媒介消费的法律保障》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解说媒介消费法律保障条款的学术读物。该书的法律解读,纵贯我国的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对其中可以适用于媒介消费保障的法律规定,作者逐一给出了详细的解读与释评思路和若干案例分析,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引荐了颇为丰富的法律文献资源。书中第二部分进而阐述了大众传媒应当对受众承担的底线责任与义务。

  殷乐(副研究员):《电视新闻改革的现代视角》(270千字),西苑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该书从分析电视新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入手,着重研究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取得的成果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推进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创新历程,在世界范围内打出中国电视新闻的品牌。首先,从两个层面分析受众分布、构成及心理需求的变与不变,首次从主动/被动,知识/蓝领,日常/传奇,个体/集体几个方面分析了受众的两面性,并清点了当前的受众特征;其次,在从多个层次深化对电视新闻政治角色体认同时,对电视新闻改革中的经济推动力提出了新观点;其三,针对当前对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几点误解明晰地提出新观点,并就全球范围的新闻娱乐倾向及表征进行了系统论证;其四,从多个角度分析电视新闻在其改革和发展中最具趋向性的几种结构形态。

  该书在新闻的受众需求、经济属性以及娱乐推动方面颇具创新之处,提出了对新闻的新型经营观念,并对如何经营好新闻作了详细的分析和展望。资料详尽,观点鲜明,行文流畅,不仅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对当前中国电视新闻的实践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张建珍(助理研究员):《谁比谁真实:电视新体验》(140千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本课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谈话节目、春节晚会、偶像剧、情景喜剧等几类主要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和话语规则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电视文本形态的变化与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关系;我国电视叙事是如何整合各种话语冲突以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动员作用的;在全球化语境中,我国电视叙事发生了怎样的变;我国受众与电视话语之间的认同与抵抗关系。

  本课题从主要电视栏目的历史形态和话语逻辑两个角度整体研究我国电视文化,这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国内的电视研究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探索了我国电视文化在政治、经济和全球化力量的多种作用下独特的话语游戏规则,以及其参与制定由跨国资本形塑的全球化文化游戏规则的可能性;探讨在电视话语空间中建设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揭示电视在大众社会中进行社会整合和建构民族认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