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担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千钧重担

作者: 张春海 发布时间:2016-12-01 11:1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春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研究有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

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治国理政、定国安邦

20162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要抓好落实,把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级媒体越办越好,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更新频繁的新传播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立体化传播渠道以及海量信息使得中国舆论环境、传播机制、舆论生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楚新告诉记者,国内外的舆论形势表明,加强我国新闻舆论工作至关重要,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来把握党的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四个坚持”表达更高要求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在117日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上述四点希望。学者表示,这四点希望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道出了新闻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灵魂、职责、理想和追求,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令国内的媒体融合不断深化,同时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在新的传播格局与舆论环境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在思想、技术、表达等方面的素质,才能够提高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公信力、传播力与影响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随着国内外形势和党情、国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要求的提高,其内容不断丰富。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为我们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丰富了内容。同时,讲话更为透彻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落实的问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取向,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落脚点。

童兵还表示,全党、国家、人民群众对新闻舆论工作十分重视,将这项工作视作须臾离不开,增加了作为从事新闻教学研究的教师的动力。今后要将自己的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把学生带得更好。学生就是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让他们从现在开始沿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方向要求自己、塑造自己、改造自己。

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看来,先前,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研究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的核心思想、理论范畴和追求目标到底何在。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此的认识比较模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以后,特别是习近平同志117日的重要讲话,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更为明确。

陆绍阳表示,不管是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还是为新闻单位培养人才的教师,都不仅要作政策的解释者和追随者,还要通过学习和行动,像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应以“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为目标。

黄楚新提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新闻工作者要改变表达方式,传递适应时代潮流的声音。无论新媒体对传播环境的影响如何深刻,媒体能够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新闻工作者要积极走基层,多聆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考察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新闻报道收集丰富而鲜活的新闻素材。

互动交流促进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人才优势是媒体优势的核心。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是新闻机构、新闻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共同面临的关键命题。

“值得称道的是,近两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开始接受来自新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候选作品推荐和提名,这也为学界理念向业界实操的传导开拓了一个新的互动和对话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宋小卫认为,对于高校、科研机构和新闻机构而言,可以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和交流,在培养有理想、有才识、富有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方面更有作为。

宋小卫说,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专业教材和课堂讲授中,大都对媒体社会责任有所介绍和阐释,但教科书上归纳和列举的媒体社会责任往往比较抽象,有的干脆就简化为几条结论性的句式表达。另一方面,我国自2014年开始试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如果新闻传播院校能够和发布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的媒体建立联系,请他们来课堂上讲讲自家的社会责任报告起草过程,谈谈他们对媒体社会责任的理解,这样,新闻学子们接触的媒体社会责任理念就会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更加贴近国内媒体运作的实态。同样的道理,新闻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请来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就何为好记者、好新闻,如何当好记者、写出好新闻进行切磋和交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与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以往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当前新闻业的发展需求;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新闻专业的学生已逐渐失去了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如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核心竞争点应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重点。

对于这些挑战,黄楚新表示:首先,高校应当根据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各高校应当打破传统媒介的课程分类与学科壁垒,充分结合新闻发展实际,帮助学生在校培养“媒介融合”的思维模式与技能,熟悉新传播格局中的新闻采编形式;其次,应当加强专业型新闻人才的培养。可以在加强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制作新闻基本技能的同时,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辟多学科学习领域,帮助学生寻找到主攻方向,借助“新闻+其他专业”的形式培养出具有资深专业知识的专业型新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