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高校思政课的融盐之道

作者: 纪萍萍 发布时间:2020-08-17 12:28:00 来源:新华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将思想政治工作巧妙地比喻为“盐”,他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盐,是人类维持生命、乃至健康的必需品,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引导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主义方向。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高校教师就需要在“放盐”的艺术性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多下苦功夫、巧功夫,科学把握“盐的溶解性”,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思政课的融盐之道,在真实可感的故事里浸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浓浓的家国情怀,将课程内容融入日常,真正做到如盐在肴,化于无形、融于细微,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就要将课程教学重难点与之有机结合,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我的墓志铭:一生赤诚,未食烟火”

“钱没了都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是一条条生命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无法去做选择。”这是“95后”抗疫志愿者楼威辰的肺腑之言。他曾在大年三十带着防疫物资“逆行”奔赴武汉,当时,他和朋友交代了自己的手机解锁密码、支付密码以及墓志铭,他说:“这个危难的时刻,我不想袖手旁观。”在武汉志愿服务的74天里,楼威辰一共帮助了6000多户家庭,大多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买菜、送药、回信、分发物资、搭载车没电的外卖小哥……这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举动,却实实在在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陷入困顿的人和家庭,更彰显出一种新时代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传递出服务社会、温暖他人的人间大爱。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最具凝聚力的力量,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高度和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最终标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观点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成果,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对目前社会中各种各样价值观起着统领的作用。在思政课中讲透讲活其丰富内涵和理论真谛,不仅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同时还对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的同学一度认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抽象、很“高大上”,或被他们当做美好的“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但通过讲述浙江小伙楼威辰在全民战“疫”中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真切地看到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伙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鲜活、完整而生动。

(二)“这里很好,我都不想走了”

当武汉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方舱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病患们却在尽己所能帮助温暖着周围的人。医护人员在治病救人之余,有的带着病人练八段锦、做广播操,有的为读书、复习、备考提供帮助……本来为救治生命而搭建的临时医院,在彼时成了实实在在的生命之舱。许多当时身体康复准备出舱的患者,十分感慨和不舍地对媒体记者说“这里很好,我都不想走了”。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部分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抱有质疑:矛盾时时在、处处在,社会关系如何高度和谐?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是否高估了人性?通过方舱医院里所展现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有效实践示范,我们有理由相信:高度和谐的社会是完全可能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不是对人性的高估,而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带来的对上层建筑乃至人的道德水平的改变,是在实现了人与物关系的和谐基础之上、最终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应该学习“讲好故事”,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知识、理论和思想,转化为青年学生熟知的语言和表达形式,打破理论与受众、传播与需求的隔阂。曾有人言: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材,而是要激起人们对大海的渴望;如果你想激起人们对大海的渴望,最聪明的方法是给他们讲个关于大海的故事。在思政课上讲好最鲜活的中国抗疫故事何尝不是这样呢?!(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