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黄楚新:严防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主流意识形态

作者: 黄楚新 发布时间:2018-02-24 14:07:00 来源:人民论坛

核心提示: 2017年,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阵地意识不断强化,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批判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有甚嚣尘上之势,尤其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动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摘要】 2017年,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阵地意识不断强化,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批判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有甚嚣尘上之势,尤其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动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新动向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便捷性和开放性为民众实现自我赋权提供了便利,互联网已经成为民众表达态度和观点的最主要途径。2017年,我国及世界处在多个历史重要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时期,一些错误思潮和政治谣言借机兴风作浪,制造事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度沉渣泛起,借助互联网媒介明目张胆地宣扬其错误言论和历史观、价值观,企图达到误导舆论、扰乱视听的险恶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热点事件层出不穷

一是借助国际时事,全面质疑和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如借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对列宁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清算”,解构我们党的历史,质疑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否定马列主义。例如,俄罗斯民众捣毁列宁像等事件,否定俄国“十月革命”,被别有用心者用来否定中国革命的理论根基和实践方式,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攻击与负面冲击。

二是置历史发展大势于不顾,以碎片化历史细节“否定”和“还原”历史整体。如2017年初,有人打着“揭秘”“女权”“人道”等的幌子,擅用自己与先辈相比所拥有的回望历史的权力,肆意否定党史国史军史,鞭挞先辈们参与创造的大历史,否定和亵渎先辈们在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三是网络上开始出现多种形式的“恶搞”来亵渎历史,解构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如上海某公司为追求商业效应和经济利益,非法制作并传播含有明显戏谑色彩的“慰安妇”老人表情图像,公然践踏道德底线,罔顾民族情感和民族记忆,将那段苦难和屈辱的民族历史娱乐化。在消费这段痛苦历史的同时,让更多人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之中,并开始健忘历史,无疑是对历史和民族的背叛。另外,近期《黄河大合唱》被恶搞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巨大轰动,这种恶搞和篡改经典作品的行为在挥霍和愚弄民族精神与历史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解构和消解着道义底线和主流价值,使得民族记忆和价值认同愈发虚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范围持续扩大

2017年,伴随世界形势大幅变革和调整以及国内改革转型的持续深入,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也越发复杂多变。在此情景下,历史虚无主义者趁机四面出击,不断变换调整策略,全面攻击和消解党史国史军史,影响范围持续扩大。

一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手段愈发多元。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通过丑化英雄、诋毁领袖、否定革命、否定党的领导、否定历史成就与发展成果、美化反面人物、美化侵略历史、曲解史实、曲解指导思想等行径实现其“虚无”的目的。现在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正表现得越加隐蔽化和难以被察觉。例如,一些学者以学术名义解读和研究历史,实则别有用心,试图解构党史国史,混淆民众视听;通过一些自媒体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抹黑党史国史;含沙射影,否定党的执政理念,攻击国家制度;等等。

二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范围愈发广泛。借助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路径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伴随着以往的文字、图片等内容,音频、视频等全媒体的内容形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在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助力下,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和历史观、价值观往往巧用噱头和焦点话题,在网络空间中以极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进行扩散,传播范围也随之变得更加广泛。如有人将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行为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随后迅速获得大量点击,而这背后也潜藏着一些人对历史的无知与虚无化的倾向。

三是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程度愈发深刻。2017年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多起事件不断刺激着民众的神经,如在刘胡兰英勇就义70周年之际,一封《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点》的家长信在各大知名网络媒体、朋友圈广泛热传,这封信其实早在2014年就出现在网上,却被历史虚无主义者拿来炒作,意图歪曲英雄主义教育。而在关于这些内容的后续评论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虚无化倾向言论,尤其以青年群体的虚无化倾向最为明显,多属盲目跟风,主观臆测教科书中的历史为“伪史”,夹杂着凸显个性与宣扬正义的自我展示心理,让我们不得不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民众思想和认知侵入的严重性。

借具体舆情事件解构主流意识形态,同其他思潮形成合流冲击现行制度

梳理2017年发生的多起舆情事件,都可以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子。历史虚无主义在2017年愈发表现出借时、借势,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的趋势,表面看是针对具体的舆情事件的价值探讨,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其中暗藏着“虚无”和“否定”历史的“猫腻”。

在建军90周年之际,借助这一重大事件节点,网络中出现大量所谓的解密内容,宣称以“解密”方式还原党史,继而开始歪曲和污蔑党史上的路线分歧。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通过这种“解密”和“还原”历史的方式,丑化和否定我党在领导革命过程中的合法地位,进而开始全面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种通过否定历史细节继而否定历史整体,最后通过历史假设来推断和否定党的合法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惯用的伎俩。

2017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同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呈现合流之势,并不断伺机制造社会舆论,或发酵舆情事件,对现行社会制度形成冲击。

历史虚无主义借朝鲜半岛等周边国家形势变化,趁机裹挟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极力渲染和助燃意识形态纷争。历史虚无主义者假借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朝鲜试射核导弹、美国施压朝鲜等问题,以及中印边界冲突问题,对我国对外政策大加批评,质疑当前社会制度的合法性。同时,解构抗美援朝、中印边界战争的历史和集体记忆,企图否定战争的正义性和历史功绩。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夹杂着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反思我国的港台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并表现出情绪化和极化趋势,容易激化宗教矛盾,危及民族政策,损害长远发展。另外,历史虚无主义者与右翼在否定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合法性等方面具有共同目标,有合谋借文化艺术形式和国际事件达到政治诉求的动机和策略。

此外,历史虚无主义同新自由主义合谋发声,在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鼓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这两种思潮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现“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战略工具。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建立假设,并在假设基础上进行推演来否定历史事实,从而实现消解主流价值体系和否定中国道路选择的合理性。基于此,新自由主义开始大肆推行其自由化思想,同时设立中西社会制度的“对比陷阱”,以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多策并举清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

首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理论批判要不断深入。通过加强内容建设、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应对布局,强化理论支撑和自信。在内容建设方面主动出击,精心设置议题,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伪命题各个击破。党和政府要利用所掌握的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及时回击历史虚无主义者所制造的各种错误言论,回应民众疑惑,通过主动设置相关正向议题牢牢抓住舆论的引导权。在法治建设方面,通过完善包括历史信息在内的信息传播法制法规,有效打击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威胁和冲击。2017年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中,《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以立法形式保护英雄烈士形象,有力回击了当前时期一度出现的丑化英烈的恶劣行为,对于打击历史虚无主义的嚣张气焰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提供人才支持。

其次,深化党史国史军史理论研究,筑牢思想意识防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不断掀起波澜,不只是因为有敌对势力恶意搅局,试图扰乱舆论、混淆视听,还因为民众对党史国史军史等历史的无知和疑惑,这才给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可乘之机,为此,应持续深化党史国史等历史的理论研究,为应对和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过程中应牢固坚守“誉而不增其美,毁而不增其恶”的原则,做到实事求是的呈现和评价历史事实。与此同时,针对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应加强相关议题设置能力,组织权威专家提前研究设计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应对方案,从而有效防止历史虚无主义试图撕裂历史共识、文化共识和社会共识。

再次,加强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增强主流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严峻挑战,加强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民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无疑是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主流话语体系宣传阐释的理论高度、理论广度、理论厚度、理论温度。通过强化党管媒体原则,增强主流话语体系宣传阐释的理论力度。充分利用好全媒体手段,做到实时跟进,积极回应广大民众关切,引导社会思想舆论。精心组织主流话语体系的新闻宣传,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民众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进而提升主流话语体系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最后,强化网络空间内容监管,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针对2017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之势,有必要也有义务强化网络空间的内容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打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生存空间。互联网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了发酵和引爆的最佳环境,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对峙与纷争时有发生,为预防“颜色革命”,建立长效净网专项行动机制,坚持依法管网,制定网络空间内容底线标准,在风险管控上强干立枝,推进网络空间内容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势在必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郭海威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②《让英雄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星空》,《人民日报》,2017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