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界焦点

 

新闻专业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思考

作者: 黄龙 发布时间:2011-01-10 13:02:45 来源:人民网
随着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探索,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对现有媒介生态的巨大变革。这对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开设了国内首个媒介融合专业(方向),拉开了我国高校传统新闻教育向媒介融合转型的序幕。在媒介融合专业的教学设施中,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重点,它关系到该专业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展开。

  一、媒介融合实验室的建设意义

  
什么是媒介融合实验室,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实验室应具备多功能、可扩展、融合性的特点。多功能是指该实验室能承担过去多个类型实验室才能承担的教学工作;可扩展是指该实验室能根据未来的需求进行修改、更新,增加新的功能;融合性指的是该实验室不仅是一个小型的媒体信息的采集中心,还是各类信息的加工中心和发布中心。

  建设这样的实验室,对于我国高校新闻学院来说,无疑能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新闻专业属于应用文科,实践动手性很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课后就能在实验室里转换成自己的成果,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实验室里面进行的,这样的体验无疑能大大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更多地去自助式学习和实践。

  这样的实验室还能扩展教师的科研范围,提高科研水平。媒介融合实验室本身就是多种媒体的集合,能在一个实验室完成多个媒体产品的制作,还具有高度的扩展性。这就让高校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研究相关问题,可以大大减少去传统媒体做调研的时间。另外,媒介融合实验室使得高校媒体的实力大大增强,当越来越多的院报、院刊、院系网站、学生电视台甚至移动媒体的出现,也为教师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新的研究对象和素材。

  随着越来越多新闻院系师生媒体的顺利运营,这些以学生记者为主、教师指导、学校监管的学生媒体,其受众数量、点击率、关注度很有可能要大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媒体。如果在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能吸引赞助商、广告商的参与,还会给这些新媒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彻底改变校园媒体一切依靠学校的运营模式。

  二、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新实验室与改造原有实验室的问题

  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必然要考虑原有实验室的利用问题。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而言,目前国内重点院校的新闻学院普遍都投入巨资建设起了自己的专业实验室,甚至很多二本、三本院校的新闻系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现在是再继续投入巨资新建媒介融合实验室还是对原有实验室进行改造,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媒介融合实验室的构成内容主要有硬件(包括服务器、客户终端、网络交换机等设备)、软件(主要指媒介融合系统)。如果原有实验室本身就是新建的实验室,原有的服务器、终端机、交换机等设备也较新,性能也较强,那么完全可以再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再开发,从而避免了设备的闲置和浪费。需求单位只需有针对性地购买软件系统即可快速组建新的媒介融合实验室,从而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实验室的建设效率。如果原有设备比较陈旧、性能较差,那么最好还是购买新设备和系统。这种方案的优点是设备新、功能强,能打通原有各实验室;缺点是投入大、费用高,没有充足的财力预算恐怕无法承受。

  (二)一次性购买与分阶段开发系统的问题

  国内媒体融合系统非常少,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目前仅烟台日报等少数几家报社联合软件公司开发了基于报社的媒介融合系统。高校中仅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正在联合北大方正开发用于实验教学的媒介融合系统。笔者在烟台日报考察了解到,该系统仅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购买费用就超过5000万元。而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开发的媒介融合系统,其出售价也高达数百万元,这绝非国内高校新闻院系可以承担的。

  即使是将来媒介融合实验室系统价格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这里还涉及到系统合不合适的问题。如果系统中有大量的内容、功能在购买单位无法发挥效用,那么这样的系统对于购买者来说也不是合适的。

  如果无法支付一次性购买所需的大笔资金,又想建设自己的媒介融合系统,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联合相关的软件研发团队、软件开发公司,与其共同开发一套针对自己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最大的优点是费用会比较低且有针对性,但缺点是开发出的产品不够成熟,稳定性、兼容性等都会打折扣。另外,具备这样开发实力的团队或公司也少之又少。

  (三)利用免费社会资源与自有资源的利用问题

  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内就能够熟悉未来业界融合新闻的业务流程,模拟新环境下各种媒介形态产品的策划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下产品整合开发的视野和能力。为达到该目的,高校新闻院系购买仪器设备,建设自己的实验室是一条有效的路径。但除了利用自己的力量外,高校还应该合理地利用已有的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免费的资源为自己服务。

  目前很多媒体都在利用博客、微博、移动媒体发布信息。让高校新闻院系建设自己的博客、微博甚至手机信息发布系统,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训练,这对国内大部分新闻院系来说都不大可能。但这并不代表高校在这方面就无能为力,完全可以将社会上已经非常成熟且功能强大的免费博客、微博、SNS网站等资源引入实践教学,让学生自己建立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并定期进行信息发布。在这样的网站上,学生不仅要处理文字,还要编辑图片、视频、音频等,实际上也算是一个迷你型的媒介融合实践教学平台了。善于利用社会上的这些资源,无疑能极大地节约高校的成本,还能让学生及时与社会进行接触,是一举多得之举。

  三、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的思考

  
无论是购买成型的媒介融合实验系统,还是请人开发系统,目前来说都不是一个合适的时候。一方面目前可供选择的成型系统非常少,即使有也是价格极昂贵,且不成熟;另一方面,请人开发也非常困难。目前国内具备开发媒介融合系统实力的公司极少,少数几家公司开发的产品在业界才开始试用,很难照搬在学校实验室使用。

  虽然困难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就无法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究竟如何建设,从哪入手,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回到建设该实验室的目的。为达到该目的,笔者认为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没必要一步到位,可以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应该建设自己的多种媒体的信息发布平台。如果没有信息发布平台,即使花费巨资购买一套媒介融合系统,也远远不能发挥出它的功效。这里所说的信息发布平台,指的是各种媒体的信息发布媒介,如报纸、电视台、网站等。比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有九大实践基地:《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日报及其网络版、《VOX》周刊及其网络版、KOMU-TV(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下属地方电视台)及其网络、KBIA-FM(美国公共广播NPR下属地方电台)、《IPI全球记者》(IPI Global Journalist)、MOJO广告社、Radio Adelant(西班牙语广播电台)、MDN(密苏里数字新闻)、和Newsy.com (新闻网站)。学生在校的日常实践即可在各种媒体开展,主要由学生制作的新闻节目有各种不同的发布渠道,这无疑使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落在了实处。

  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的新闻院系目前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新闻媒体,如院报、网站等。如何将这些媒体打造成信息量大、关注度高、新闻院系学生高度参与、具有一定影响的媒体,这是我们应下大力气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成本上来讲,创建小型的学生报社、新闻网站、学生网络电视台、学生广告公司的投入并不高,关键在于后期的经营管理问题上。

  第二步,在建设好第一步的基础上,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才有实质意义,能够让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多媒体新闻的制作编辑和发布。否则,光有一套先进的系统,却没有各种信息发布的渠道,仅能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做一些简单的模拟演示,其实际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第一步做好了,学生能在各种媒体得到应有的锻炼,即便是没有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其影响也不大。笔者认为,就高校新闻院系而言,在各种已有媒体基础上建立的媒介融合实验室,其意义仅仅是“锦上添花”,但更重要的是应下大力气去建设各种信息发布平台。

  总之,新闻院系在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的时候,应明确该实验室的建设目的,现阶段应下大力气建设好、使用好自己的各种信息发布渠道,同时应尽量利用社会上现有的各种免费资源。在此基础上在将来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才有实质意义。(作者:黄龙 华中科技大学 文华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J].新闻大学,2009(1).

  [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1).

  [3]言靖.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培养[J].新闻大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