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介研究

 

近十年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综述——以对“中国期刊网”1996-2005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

作者: 魏一平 发布时间:2011-01-25 14:48:55 来源:
[摘要]

  
作为传统的四大媒体之一,期刊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非学术类的大众期刊,在传媒领域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小视。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非学术类期刊的崛起,对之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日渐攀升。本文以“中国期刊网”为研究平台,对1996—2005十年来公开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相关文章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现实发展归纳近十年来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的脉络,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非学术期刊 研究综述 中国期刊网

  1731年,在伦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本非学术类期刊(又称通俗期刊)——《绅士杂志》,两百多年过去了,通俗期刊已经成长为世界上大众传媒家庭中重要的一极。1833年,由郭士立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东出版,被认为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通俗期刊,一百多年之后,中国的通俗期刊在近十年获得了巨大发展,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对通俗期刊的研究是媒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块阵地,回顾十年来我国通俗期刊的研究历程,在反思中探索未来研究之路径,必将为我国的期刊业及期刊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期刊,又名杂志,《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对其所下的定义为: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1]

  从刊载内容上来说,期刊可粗略地分为学术期刊和非学术期刊,前者侧重于刊载学术文章,是学术界借以交流思想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如各学科的专业期刊或综合性的学报等等;后者又称通俗期刊,可分为新闻期刊、行业期刊、文学期刊、时尚期刊、财经期刊等等,内容从实用信息到新闻报道,从小说戏剧到生活创意,可谓包罗万象。为方便起见,本文中的“期刊”专指“非学术期刊”;“非学术期刊研究”即指“以非学术期刊或其工作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其中不包括会议通知、会议概要、人物访谈、侧记、散记等非研究型文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时尚》、《财经》等新闻类、时尚类、财经类期刊的创办及成长,非学术期刊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在资本经营、合作办刊、组建集团、电子杂志等新潮流的引领下,期刊业被业界和学界称为传统媒体中最具成长性的一块领地。因此,本文选取1996-2005十年作为研究的区间,具体研究对象的框定方法如下: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网”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以高级检索的方法选取《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辑目录》中的《新闻与传媒》、《出版事业》、《图书情报、档案及博物馆学》三个二级目录,以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分别输入“期刊”、“杂志”、“周刊”三个名词进行篇名的精确检索,分别查到相关文章5605篇、1288篇、125篇。剔除掉以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其他会议通知、概要、访谈、侧记等非研究型文章后,共选取738篇文章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其中“期刊”609篇、“杂志”102篇、“周刊”27篇)。考虑到检索范围的权威性和检索方法的科学性,加之相关研究专著的匮乏,这738篇文章基本能够反映我国近十年来对非学术期刊研究的概貌。

  本研究的分析单位为“篇”,对文章的刊载刊物、发表年份、作者身份、刊物类别、文章类别、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十五个变量进行赋值统计,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其中,九个主要变量的具体测量指标如下:

  作者身份分为:①学者;②学生;③从业者;④政府官员;⑤其他。

  刊物类别分为:①专业学术刊物;②学报;③业务刊物;④其他刊物。

  刊物学科分为:①新闻传播学;②编辑出版学;③图书情报、档案及博物馆学;④其他文科学科。

  文章类别分为:①学术研究;②实务操作;③调查报告;④外刊编译;⑤政府声音;⑥其他。

  研究视野分为:①国内;②国外;③国内、国外对比或结合;④其他。

  研究对象分为:①未注明;②新闻期刊;③时尚期刊;④财经期刊;⑤娱乐、体育期刊;⑥生活期刊;⑦女性期刊;⑧男性期刊;⑨汽车期刊;⑩电子期刊;○11文学期刊;○12其他。

  研究方法分为:①定性研究;②定量研究;③定性与定量结合;④其他。

  参考文献分为:①中文文献;②中、外文文献;③外文文献。

  研究主题分为:①期刊的现状、生存环境;②期刊的风格、品牌;③期刊编辑理念或方法;④期刊的内容选择;⑤期刊图片、版式设计;⑥期刊广告;⑦期刊发行;⑧期刊的资本运营;⑨期刊市场及经营;⑩期刊(社)管理;○11期刊工作者;○12中外刊合作;○13期刊历史;○14期刊读者;○15其他。

  二、近十年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的基本情况

  
1、文章数量及其年份分布

  据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十年来,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非学术期刊研究文章共738篇。

  ……

  单纯从文章数量上看,十年来我国的非学术期刊研究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1998年,文章数量基本在50篇上下;第二阶段是1999-2001年,文章数量基本在70篇左右;第三阶段是2002-2005年,文章数量较之第一阶段翻了一番,达到了100篇上下。不难看出,我国针对非学术期刊的研究规模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文章数量的回落跟网络传播议题(如博客)的大热不无关系,非学术期刊的研究前景仍不容乐观。

  2、文章作者人数、身份及属地

  在738篇文章中,有676篇文章的作者是1人,占到91.6%;另有52篇文章是两2人合作完成,占到7%;只有1.3%的文章作者人数达到3人以上。可见,在非学术期刊的研究中,“单兵作战”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联合作战”少之又少,团队合作研究亟待加强。 

  ……

  3、发表刊物的类别、学科及属地 

  ……

  4、文章类型与研究视野

  ……

  5、研究方法与参考文献

  在选取的738篇文章中,只有6篇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4],占总量的0.8%,另有4.6%的文章为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其余94.6%的文章为定性研究。如此一边倒的形势表明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方法的单一及对定量研究的匮乏。 

  ……

  6、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

  ……

  三、近十年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的基本脉络

  
纵观十年来我国对非学术期刊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6-1998年):研究对象尚未细化,主题集中在期刊的生存现状和编辑方法上,社办期刊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冲击,期刊如何应对社会转型期中的种种挑战成为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之一。1996至1998三年期间,研究期刊现状与环境的文章分别占到了当年文章总量的34.4%、30.2%、43.5%。研究者普遍认为,由于社会“正处在转轨变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形态、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等等都在改变,旧的被打破,新的又尚未建立。双重价值观念和双重道德观念同时存在, 使人们变得迷惘和浮躁。”[6]

  期刊作为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一员,一方面,应该适时而动,加快自身的变革;另一方面,不应盲目迎合受众,追求所谓的高调、新奇、刺激,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了解我国期刊出版业的现状是分析期刊转型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学者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从期刊的发行量、经营与发行、编辑队伍等方面对我国期刊出版业整体状况作了调查分析,并指出目前我国期刊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期刊的整体质量水平未能适应期刊增长的数量需求并与之同步发展”[7] 。为此,有学者提出21世纪我国期刊业的发展需遵循集约化、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与企业结缘、寻找新定位等趋势。[8] 编辑理念、方法及队伍建设仍然是期刊研究的重点,三年来研究期刊编辑的文章分别占到当年总量的30.4%、18.6%、10.9%。伴随着晚报、都市报专刊的崛起,内容策划成为期刊编辑的新出路。从刊名到角色,从整体风格到精品栏目,都需要精心策划。[9]其中,既有研究者对期刊的总体策划,即期刊的定位、主题、格调、形象,进行剖析;[10]又有研究者针对期刊主体策划的五个方面,即基本栏目策划、重要选题策划、读者反馈策划、公众活动策划及内部组织策划,进行详尽的对策性分析。[11]

  此外,还有学者从编辑的角度分析了宏观环境对期刊的影响及对策,并提出了期刊选题的两种思维链条,即“双环节思维链条(了解宏观环境的变化→策划出与之相应的选题)和多环节思维链条(了解宏观环境的变化→分析它正在和将给目标读者的生活和观念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这种影响和变化将激发出目标读者哪些新的需求和兴趣→依据新的需求和兴趣策划相应的选题)”。[12]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出版社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995年,《三联生活周刊》正式创刊,新杂志为老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此后,由出版社主办的期刊群在期刊界异军突起,社办期刊逐渐成为期刊研究中炙手可热的话题。有学者对社办期刊的原因及优势进行了探讨,认为“社办期刊的崛起并非偶然”,出版社丰富的文化资源、规范的编辑制度、齐全的专业人员、广泛的社会联系都为社办期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社办期刊又以其持久效益、高回报率和“以刊促书”的多重功能推动了出版社的发展。[13]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全国大量的社办期刊中,能够成功的并不占多数,这其中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有研究者在分析了出版社不同办刊体制的利弊后指出,与其将社办期刊捆住手脚,戴着“锁链”跳舞,还不如放开搞活,将社办期刊彻底推向市场,组建杂志社。[14]

  2、第二阶段(1999-2002年):期刊的品牌与市场经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新闻期刊和文学期刊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对期刊的生存现状和宏观环境讨论过后,针对一本期刊的品牌竞争力成为研究的重点,2000年至2002年,研究期刊品牌的文章分别占到当年总量的19.7%、16.2%、16.1%(见表9),较第一阶段有明显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以广州《新周刊》为代表的一部分大众化期刊对品牌的重视和开发,品牌战略开始深入办刊人的心中。由此,有学者认为,品牌战略是期刊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品位、知名度和赞誉度构成期刊品牌的基本内涵,期刊只有出精品,出名品,才能创品牌,创名牌。”[15]

  另有学者对影响期刊品牌战略的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把握质量动态是品牌战略的激励要素,强化市场观念是品牌战略的动力要素,善待作者和读者是品牌战略的公众要素,抓好队伍建设是品牌战略的基础要素,强化宏观调控是品牌战略的保障要素”,“期刊自身的品质特征是塑造期刊形象的关键因素”。[16]

  在如何打造期刊品牌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创新是期刊打造品牌的不竭动力,为此,期刊要有明确的定位、创新的思维、鲜明的特色和精当的策划。[17]

  另有学者则干脆列出了期刊创品牌的五条措施,即“找准位子,发挥优势;树立质量意识,推出精品名品;设置名牌栏目,创出个性特色;引入品牌意识,确立新的出版理念;提高办刊人素质,营造期刊品牌生存的文化氛围”。[18]

  品牌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核心,也是市场竞争的助推器。随着越来越多的期刊走向市场,期刊经营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1999年,有关期刊市场经营方面的文章数量由前一年的6.5%上升到14.1%,此后一直保持在10%以上。有学者认为,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期刊经营的前提,所谓期刊的市场定位就是“期刊经营者根据读者的需求特性及竞争者在市场上的情况,对期刊的经营、服务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并把这种形象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了解、认知,从而确立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而不是简单地选择目标市场、寻求产品差异化,不是追求全面的卓越。[19]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针对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两点经验,一是规模经营,二是抱住广告这个“金娃娃”,实现期刊社、广告商和读者的“三赢”。此外,他还分析了期刊市场竞争的七种表现,即定位竞争、策划竞争、发行竞争、广告竞争、人才竞争、新媒体竞争、国际市场竞争。[20]

  还有学者针对加入WTO后我国的期刊市场作了分析,指出应对全球期刊竞争的四点:期刊质量的“品牌化”,期刊内容的“专刊化”,期刊营销的“国际化”,期刊市场的“产业化”,认为期刊的大发展必须走集团化的路子。[21]

  在研究对象上,新闻期刊经过前几年的迅速发展,此时开始步入研究者的视野当中,每年都有五篇左右的文章专门讨论新闻期刊,比之第一阶段的一两篇略有提高,这跟《中国新闻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等一批全国性和地方性新闻周刊的崛起不无关系。在此期间,既有介绍美国著名新闻期刊《时代》与《新闻周刊》的文章,[22]

  又有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作的分析;既有对中国新闻类周刊的整体概览,[23] 又有针对新闻周刊编辑思维与方法的具体探讨。[24]

  有学者在通过对1979、1989、1999年三年中美国《新闻周刊》对华报道进行抽样分析后,指出其对华报道的特色是反政治化与泛问题化、一体化与立体化、多疑性与批评性、预测性与建议性等,通过滥用消息源、平衡手法、精确新闻、重用图片等技巧掩盖其事实上的主观性。[25]

  还有学者从认识论的原理出发,解释大众新闻周刊的报道思维,指出新闻周刊必须要回答好选题与角度、深度和广度、再现于表达、目标与效果等四个问题,必须要具备监测社会环境、开展舆论批评、形成公共领域、引领生活方式的功能。[26]

  除了对新闻期刊的重视外,文学期刊也是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因为,面对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传统的文学期刊逐渐没落,如何应对市场挑战、重振雄风成为文学期刊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有学者认为文学期刊走向衰败的原因有四:文化消费的多元争雄,文学期刊的相对过剩,市场经济大潮的波及,商品大潮的冲击;文学期刊的变革要求其内容和形式要更加开阔,编辑人员的观念要不断更新,寻求机会与报业、企业联合。[27]

  另有学者认为,未来文学期刊的发展也会分化为两个分支,通俗性文学期刊与纯文学期刊,前者市场环境相对较好,后者虽然生存艰难但却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具有先锋性和探索性,盲目地追求通俗化并不是正确的选择。[28]

  还有学者总结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文学期刊的几大新动向:跨文体倾向、学术化倾向、市场化倾向、读者化倾向。[29]

  3、第三阶段(2003-2005年):研究对象和主题都渐趋细化,时尚、财经、女性期刊的研究崛起,“入世”的影响、中外期刊合作以及期刊读者调查成为研究的热门问题。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2002年开始,讨论入世对中国期刊业影响的文章就开始增多,至2003年便形成了期刊界的一大热门话题。有学者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入世”对中国期刊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发行上的冲击、印制上的冲击、编务上的冲击、期刊品种结构上的冲击以及管理上的冲击;而中国期刊业要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与完善法规,实行政企分开,引进资金、打造精品,大力发展新闻期刊,有限制地放开编务,组建期刊集团、壮大整体实力。[30]

  还有学者提出,“要充分利用入世头几年的保护期,抓住入世为期刊业提供的难得机遇来壮大自己,使名牌期刊发挥孵化器的作用”,鼓励一部分精品期刊率先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31]

  有从业者提出全球化与本土化情境下的期刊运作更需弘扬先进文化、组建期刊集团、开展国际合作。[32]

  还有研究者针对入世对中国期刊界人才资源的冲击进行重新思考,认为要应对入世的冲击,我国期刊也人才战略需做出调整,促进人才流动,培养外向型人才,培养期刊界高级人才,树立全球化观念,激活用人机制,塑造良好心理素质。[33]

  伴随着“WTO时代”的来临,国外知名期刊纷纷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从购买版权到资本合作,从广告经营到发行大战,外刊的触角正悄悄渗入中国期刊界的各个角落。除了介绍世界知名期刊的办刊经验之外,[34]

  探讨中外期刊合作的文章也相应增加。有学者在分析了诸多中外合作期刊的成功和失败后指出,时代呼唤职业期刊经理人,“对于版权合作杂志来说,单纯购买版权会逐渐从主体杂志中淡出,讲求资源互补,价值链接,市场共享的合作模式会是不久的将来期刊界的一道风景”。[35]

  同时,为更好地准确定位、开拓市场,伴随着各种传媒受众调查的兴起,期刊读者的调查也不如研究者的视野。一本较为成熟的杂志每期都会有随刊读者调查表,这成为杂志自身进行读者调查的主要途径。有学者对杂志本刊读者调查表的设计及功用作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三种期刊(刚创办的新刊、面临改版的老刊、成熟发展的老刊)的读者调查表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36]

  来自家庭杂志社的范国平则分析了期刊读者调研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操作问题,从观念到实践、从抽样到问卷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读者调研的执行情况。[37]

  此外,各种一线的期刊读者调研也纷纷展开,[38] 虽然整体上还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但对受众群的重视与科学研究为期刊的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

  在研究对象上,这一阶段的研究趋向于细化,随着《时尚》、《瑞丽》、《财经》、《男人装》等杂志的崛起,对时尚、财经、女性或男性杂志的研究文章明显增多(见表9)。其中,对时尚类期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操作层面上探讨时尚期刊的编辑和经营,二是从文化层面上探讨时尚期刊所折射的消费文化。前者如《时尚类期刊的竞争环境分析》,从供应者、购买者、产业内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者五个层面分析了现代时尚类期刊的市场竞争环境,最后指出我国的时尚类期刊出版业竞争尚不充分,随着国外期刊的进入,其生存环境将渐趋恶劣。[39]

  后者如《白领、时尚、消费文化》一文,诠释了当代市场环境下时尚期刊的价值经济哲学,认为时尚期刊是白领和成功人士的叙述空间,是时尚的诠释者和消费文化的解读者,是“时尚”、“白领”和“消费文化”的深层统一。[40]

  针对对时尚杂志所倡导的消费文化的批判,华中科技大学的袁艳进行了再批判,她认为时尚杂志如果不追求时尚、不倡导消费那就不是时尚杂志了,倡导要站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时尚杂志的文化意义,要在社会文化的整体结构中寻找时尚杂志的文化定位,而不是盲目地套用西方在现代性与非现代性之间二元对立的批判理论进行彻底地批判。[41]

  与时尚期刊所反映的消费文化相对应的是女性期刊和男性期刊所折射的性别文化,前者多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分析女性期刊,如《简论女性期刊的图象文化及意识形态》一文,从图像文化的角度对女性期刊中的图片所蕴含的性别意识进行了解读;[42]

  后者则更多地关注男性期刊的市场生存,如《男性杂志要回归男性视角》一文,就以我国著名男性杂志《mangazine•名牌》的入市策略分析了男性杂志的选题与立意。[43]

  还有针对性别意识建立对性别期刊发展有何意义的《性别期刊的突围之剑》一文,则分析了我国性别期刊存在的不足及建立性别意识的必要性。[44]

  此外,随着各种财经类报刊的迅速窜红、两届《财富》全球论坛在华举行以及《财经》杂志陆续推出《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重磅炸弹,对财经类期刊的研究也有所增加(见表9)。如着眼于国外财经期刊研究的《世界知名财经类杂志的成功经验解读》[45]、《跨国传媒如何经营海外市场》[46] 和着眼于国内财经期刊研究的《财经期刊:现状、问题及对策》[47] 、《财经杂志的品牌策略》[48]等。普遍认为财经期刊是期刊市场中一个极富成长性的领域,是未来期刊市场中的一块“大蛋糕”。

  四、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纵观十年来我国对非学术期刊的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研究者中学者的比例较小,学界与业界的合作研究较少。

  虽然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期刊研究,但总的来讲,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上看,学者和学生的比例都远远低于从业者。研究中单独作业的情况较多,学界与业界的合作较少,限制了研究的视角和水平。相比学界在学术期刊研究中的重复建设,以及对新媒体等热门领域的追捧,非学术期刊的研究水平相对落后。随着我国通俗期刊的逐步壮大,学界应充分认识通俗期刊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角色,联合业界多做一些扎扎实实地调查和研究。

  第二、研究的视角以编辑出版为主,从新闻传播学出发的则较少。

  期刊编辑本身是编辑学的一个分支,对编辑理念、方法乃至编辑者的研究较多;但同时,期刊作为现代大众传播的重要一员,在传播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新闻传播尤其是传播学角度分析期刊的地位、角色、功能、传播策略以及期刊的广告、经营、发行、管理等问题,是我国期刊研究中亟待加强的一个领域。

  第三、文章数量较多,但有分量的研究型文章较少,且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国外期刊的研究仍需加强。

  虽然多数从业者试图以学术眼光来审视通俗期刊的发展,但囿于自身理论水平及研究视野的限制,大多还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难以深入和展开。虽也有学者从更为宏观的文化层面研究通俗期刊,[49]

  但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专著更是少之又少,[50] 还没有形成学术研究的氛围与气候。此外,对国外期刊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一般的介绍之上,缺乏扎实的案例分析和历史研究。

  第四、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定量研究较少。

  在众多期刊研究文章中,定量研究可谓凤毛麟角,只有少数读者调查采用了定量的方法,其抽样的严格性和科学性也是有待完善。定量研究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要夯实基础,亟需加强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定量调查,增强研究的说服力。

  第五、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过于宽泛,期刊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伴随着期刊专业化和细分化的趋势,期刊研究也应着眼于各种不同期刊的分类研究,而不是停留在综合层面上泛泛而谈。从研究主题上看,现状描述和期刊编辑的研究几乎占了整个期刊研究的半壁江山,对图片、广告、发行、经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而对于网络时代的诸多前瞻性命题(如网络杂志、网络营销)则少有涉猎。

  诚然,本文在搜集期刊研究资料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少量针对某本期刊的个案研究或有关期刊的畅销书籍都没有列入分析范围之内。在此,希望通过对过去十年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文章的统计分析,抛砖引玉,查找我国期刊研究的不足与偏颇,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重视与反思,共同推动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的深入进行和非学术期刊的发展壮大。(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注释:

  
[1]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

  [2] 如:《出版发行研究》于1999年—2000年陆续刊载中国出版外贸公司魏龙泉先生《美国杂志琐谈》系列文章四篇,较为全面地介绍美国的期刊出版业。

  [3] 如:《试论中国期刊如何应对世界性的期刊竞争》,吴新宇,《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加入WTO后中国期刊界人才战略思考》,汤兴华、刘勇、胡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等。

  [4] 如:《期刊与它引导的生活——2004年全国综合文化类期刊读者调查报告》,孙聚成、张泽青,《中国出版》,2005年第2期,等。

  [5] 如:《文学期刊困境与突围》,陈定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6] 《期刊出版业的两难选择与对策》,周雪芳,《企业活力》,1997年第6期。

  [7] 《我国期刊出版业部分现状调查(上)、(下) 》,蔡健光、张春雨、章健,《中国出版》,1996年第10、11期。

  [8] 《21世纪我国期刊出版业的发展》,刘以,《出版发行研究》,1998年第6期。

  [9] 《期刊策划论略》,范军,《编辑之友》,1997年第4期。

  [10] 《期刊总体策划的思考》,赖济煌,《编辑之友》,1996年第1期。

  [11] 《期刊主体策划概说》,祝国华,《编辑之友》,1996年第3期。

  [12] 《宏观环境对期刊选题的影响及对策》,蒋文杰,《编辑之友》,1998年第5期。

  [13] 《社办期刊规律初探》,朱胜龙,《编辑之友》,1996年第5期。

  [14] 《杂志社化是出版社所办期刊的改革之路》,赵强,《编辑之友》,1996年第1期。

  [15] 《品牌战略:期刊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郭丽云,《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6] 《期刊的品牌战略》,马九轩,《经济论坛》,2001年第15期。

  [17] 《试论期刊以创新打造品牌》,施彩霞,《编辑学刊》,2001年第2期。

  [18] 《期刊创品牌的五条措施》,郭丽云,《出版发行研究》,2000年第11期。

  [19] 《论期刊市场定位》,敖裕兰,《中国出版》,2002年第11期。

  [20] 《论期刊的市场竞争》,张伯海,《出版发行研究》,2000年第7期。

  [21] 《WTO环境下期刊的市场发展策略》,黄运利,《编辑之友》,2002年第4期。

  [22] 《<时代>和<新闻周刊>你追我赶——美国杂志琐谈之四》,魏龙泉,《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2期。

  [23] 《竞相登场,色彩纷呈——90年代中国新闻周刊综述》,马飞孝,《中国出版》,2000年第6期。

  [24] 《新闻周刊编辑的角色意识》,万强,《新闻战线》,2000年第3期。

  [25] 《<新闻周刊>对华报道分析》,马世领,《中国记者》,2002年第4期。

  [26] 《大众新闻周刊报道思维的认识论解析》,黄昆仑,《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号。

  [27] 《文学期刊的现状与未来》,张琴、魏晓红,《编辑之友》,2002年第6期。

  [28] 《文学期刊:遭遇尴尬——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探析》,杨东军,《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第11期。

  [29] 《文学期刊发展的新动向》,魏晓红,《编辑学刊》,1999年第6期。

  [30] 《入世对中国大陆期刊业影响的再思考》,欧阳明,《编辑之友》,2003年第1期。

  [31] 《中国期刊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张海鸥,《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1期。

  [32] 《全球化和本土化情境下的期刊运作》,龚鹏飞,《中国出版》,2002年第11期。

  [33] 《加入WTO后中国期刊界人才战略思考》,汤兴华、刘勇、胡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34] 《它山之石——世界知名期刊集团办刊理念与营销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张跃进,《中国出版》,2003年第2期。

  [35] 《“合竞时代”的规则再造---对国际版权合作杂志的几点思考》,王汉芳,《编辑学刊》,2005年第1期。

  [36] 《杂志本刊读者调查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詹正茂、杨扬,《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10期。

  [37] 《期刊读者调研中的几个认识问题》,范国平,《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2期。

  [38] 《如:《期刊与它引导的生活——2004年全国综合文化类期刊读者调查报告》,孙聚成、张泽青,《中国出版》,2005年第2期;《武汉期刊读者需求分析》,《出版经济》,2004年第10期,等。

  [39] 《时尚类期刊的竞争环境分析》,高国徽,《编辑学刊》,2004年第4期。

  [40] 《白领、时尚、消费文化——试论时尚杂志的价值经济哲学》,邰小丽,《新闻大学》,2005年冬季号。

  [41] 《对时尚杂志批判的批判》,袁艳,《编辑之友》,2004年第6期。

  [42] 《简论女性期刊的图象文化及意识形态》,徐红、李宗泉,《图书馆》,2003年第5期。

  [43] 《男性杂志要回归男性视角——兼谈杂志的入市策略》,陈亦寒,《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第1期。

  [44] 《性别期刊的突围之剑——论性别意识的建立对性别期刊的发展及研究的意义》,陈宁,《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6期。

  [45] 《世界知名财经类杂志的成功经验解读》,谢明,《编辑之友》,2004年第4期。

  [46] 《跨国传媒如何经营海外市场——英国经济学家集团的个案分析》,王积龙,《中国记者》,2005年第10期。

  [47] 《财经期刊:现状、问题及对策》,温荣斌,《编辑之友》,2003年第3期。

  [48] 《财经杂志的品牌策略》,谢文静,《当代传播》,2003年第2期。

  [49] 如:《美国大刊的地域特点和上海杂志的发展》,殷晓蓉,《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杂志变迁》,蔡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4期。

  [50] 据笔者了解,真正称得上期刊研究专著的,只有孙燕君等的《期刊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齐爱军的《新时期新闻周刊的生存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等为数不多的几本。

  参考文献:

  
1.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

  2. 孙燕君、康建中等:《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齐爱军:《新时期新闻周刊的生存与发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4. 〔美〕伦纳德&#8226;孟格尔 著,朱启元、崔人元 译:《期刊经营》第四版,喻国明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美〕本顿&#8226;雷恩&#8226;帕特森、科尔曼&#8226;E&#8226;P&#8226;帕特森 著 崔人元 译:《期刊编辑》第二版,喻国明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6. 〔美〕詹姆斯&#8226;B&#8226;科巴克 著,师曾志(等)译:《创刊指南》,喻国明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本文为有删节,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