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主要科研成果介绍
发布时间: 2011-01-18
《2000年以来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势——以〈新闻与传播研究〉和〈新闻大学〉为例》
尹韵公( 研究员 )
论文,12千字
《新闻学论集》第19辑, 2007年10月第一版;
该文对今后新闻传播史研究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关于中国新闻传播的原始起点,作者提出了宏观的视角。大耳突目青铜面具是中华民族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信息传播图腾或信息崇拜神灵。把三星堆的这件面具作为中国新闻传播的原始起点具有一定的学术原创性。关于“封泥”在信息传播制度上的重大作用鲜有论述。作者认为,虽然简牍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从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角度看,人们不能遗忘、不可不注意到我们祖先在简牍信息传播时代的最聪明、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封泥。新闻传播史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需要填充,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史与“文革”时期的新闻传播史研究,这位以后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指明了继续开拓的方向。
《论网络文化》
尹韵公( 研究员 )
论文,4.5千字
《新闻与写作》,2007年5期
该文充分透析了网络文化形态的同步性、参与性等特点,从文化的角度对网络的传播形态进行了深度分析。作者认为,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风景。网络粉碎了各个不同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断。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当代科技成果的强力推动下,网络限制性地把各个不同文明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可以而且能够实现全民参与。在网络文化面前,实际上已经消灭了作家与看官的区别,消灭了临于上的传者与居于下的受者的差异,消灭了神气十足的记者编辑与渴求信息的读者观众的界限,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没有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之分。网络文化体现新人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出现,似乎对以往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发出了威胁性的呼叫。网络已把报纸、广播、期刊、电视、书籍、音像等所有的优点、长处和功能都集于一身而用之。
《报纸再下乡的途径与策略分析》
唐绪军 ( 研究员 )
研究报告, 3千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年5月31日 第3 版(期)
该研究报告是中宣部下达的“对农新闻报道”专题调研项目,2006年11月报送中宣部,原报告6千余字。2007年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摘要发表。
该报告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涉农报纸红火一时,而于90年代不断萎缩的原因;分析了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报纸再次下乡势成必然”的基本判断。针对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对做好报纸再下乡工作提出了“两个途径,七大策略”。“两个途径”,指的是,其一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路子,其二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路子。“七大策略”,指的是,与第一种途径相配套的三项策略:其一中央政府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其二开展农村智力扶贫活动,其三降低涉农报纸的定价;与第二种途径相配套的四项策略:其一创新农民报纸的经营机制,其二降低创办县级报纸的条件,其三鼓励有条件的报业集团尝试办免费的农村报,其四分众出版精准定位。
该研究报告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涉农报纸生存环境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报纸再下乡的可操作性对策建议。其中部分内容被中宣部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所采纳。
2007年4月中宣部组织联合调研组,就《人民日报》向村级党支部试点免费赠阅问题进行调研。此后,中央决定由中央财政出钱购买《人民日报》从2008年开始免费向西部12省区农村基层党支部发放。
《传播法规与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宋小卫(研究员)、卜卫(研究员)
论文,9千字
《妇女与媒介——中国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第210-224页。
该文对中国内地现行传播法规与政策(1995-2005)中的“社会性别指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其中存在的社会性别意识缺失与女性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并就如何改进与完善相关的法规与政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一、在涉及传播内容的法规中,可以考虑在“禁止民族、宗教和地域歧视”等相关内容中增加“禁止性别歧视”的规定;二、在相关的法律中明示国家、社会和大众媒体对于妇女平等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应尽义务,在国家基本法律的层面,确认妇女对于大众传播资源基本需要的高度合理性,以便为后续法规、规章的制定设置法律阶位的基准规范和根据。三、吸收性别研究专家和妇女团体对有关政策法规进行社会性别分析,有关立法和政策修订中注意专家组成员的性别平衡,注意征询多个妇女团体和妇女/性别问题研究机构的意见。四、在符合言论与新闻出版自由原则的前提下,倡导媒体行业协会及媒体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专业方针、自律守则等,以促进解决媒体中可能和现存的性别歧视的问题。
该文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对我国内地的现行媒体法规与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讨论,在此之前,国内尚未见有同类的研究专论。作者既是该论题的研究者同时也是媒体性别赋权的积极参与者,文中根据现存问题所提的建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媒介、性别与传播行动主义”
卜卫 (研究员)
论文,34000字
《妇女与媒介——中国妇女发展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该文以传播行动主义概念和分析框架,描述和分析了中国1995年以来妇女NGOs促进性别平等信息流动的积极行动,以及面临的16项挑战和未来行动的方向。
行动主义一般被定义为有组织的试图带来社会变化的行动。女权主义的行动主义与性别议题密切相关,如生殖权利、家庭暴力、产假、平等付酬、性骚扰、基于性别的暴力等。传播行动主义,即通过传播技术手段(包括大众媒介、新媒介和传统媒介)来推动社会运动与传播行动主义略有不同,媒介行动主义被定义为草根社会活动家推动替代性媒介(alternative media)的行动或实践。
1995年以来,我国妇联组织、民间妇女组织和妇女活动家进行了多种媒介干预活动。十年来,最重要的行动可分为四类,即:(1)媒介监测运动及其倡导;(2)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倡导;(3)社会性别参与式培训;以及(4)发展妇女替代性媒介。这篇论文也比较了国际妇女运动中的“妇女媒介行动”的四种模式即政治-媒介(politics to media);媒介职业-政治(media profession to politics);倡导改变(advocate change agent);和妇女媒介企业(women’s media enterprises)与上述四类行动的异同。这四类传播行动的共同的重要目标是提高社会性别意识(或觉悟)及其敏感性。其理论来源为二十世纪30-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传播学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收视率导向研究》
时统宇 申琳 吕强
专著,300千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该书是2004年立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收视率导向研究》的最终成果。
从学理层面而不是从技术层面研究收视率这一电视传播的核心问题,从科学发展而不是从技术发展分析收视率导向的危害。在研究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上,本研究从收视率调查的缺陷入手,首先分析了收视率导向与电视的经济追求,明确指出电视台的经济追求和冲动是造成收视率导向的终极原因。我们的研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新闻批评和道德批评的层面上,而是在文化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更能体现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显示出本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力度。
立足于对收视率的学理分析和理性批判,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文本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对收视率导向的深入探讨,找到收视率导向的深刻的、具有终极意义的经济根源。
收视率在中国的历史是不过20年左右,已有的理论成果多集中在调查方法的介绍和如何提高收视率的操作层面上,而从学理的高度对收视率的系统分析,特别是从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角度批判收视率,本课题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其理论突破不言而喻。一言以蔽之:深入研究收视率的负面作用,剖析片面追求收视率对文明传承、和谐社会的危害,呼吁电视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本研究最明显的理论突破。
《摆脱那喀索斯和风月宝鉴——从文化自觉到问题意识到新知识的生产》
姜飞(副研究员 )
论文, 5.7千字
《中国摄影家》, 2007 年 3月,第3期
作者认为,发生在中美摄影见面会上的文化冲突,似乎是摄影艺术圈落中事情。但将其置放到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上走向世界后,中国的文化界面临中西文化价值观深度冲突时,爆发的普遍性的文化自觉的洪流中,此事件分明是以沧海之一粟,折射出文化价值观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中美摄影见面会结束后,中国的摄影艺术家们将要带着各自的思索继续各自的艺术创作之旅,在迈出下一步之前,我们该由此有哪些启示是思想界关心和应该研究的问题。作者探讨了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历程中,在跨文化意识上的深度转型问题。这种转型就是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协商对话理想状态的转型。该文提出,文化自觉的下一步是汤一介先生提出的问题意识,但单纯的问题意识需要一种以文化之间的平等协商,共存共荣为理想的新的知识的生产来补足。本文对知识生产和新知识的生产进行了文化界定,并认为作为新知识生产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是当下跨文化传播研究和实践的精神实质。
该论文着重分析本成果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文章发表后,在摄影业界和学界有一定的反响,认为指出了中国摄影界存在问题的实质和方向,有“拐点上的思考”和“猫头鹰的精神”的评价。
《网络文化走势与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传播》,
孟威 (副研究员)
论文,10千字
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前沿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3月。
该论文认为,作为一种技术现实,网络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信息传播的新方法;作为一种文化现实,网络为文明的变迁与发展寻找着新的途径。网络传播让人们日益深刻地感受到多元文化信息场不断增强的辐射力,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生着调试与改变。网络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生长点,成为影响和谐社会人文精神传播的新景观。
选题意义、学术价值及社会反响:
当今社会,互联网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也越来越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007年被称为“网络文化年”,中共中央对于网络文化工作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为我们深化了认识,指明了方向。这篇论文较早针对网络文化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创见性地探讨和分析了这股新文化趋势的走向、解析其时代文化内涵、提出网络文化与人文精神契合与冲突的关系特征及网络文化在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价值。成果发表后,选题内容引起强烈关注,论文被业界、CNKI学术论文、文章和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媒体广泛转载,引发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发展传播理论的演进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杨瑞明 (副研究员)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5月30日
该论文通过梳理发展传播理论的学术演进轨迹,揭示了发展传播研究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学术思想语境,阐述了从早期经验主义的发展传播理论,到伴随着现代化理论变迁转向对话和参与式的注重面向实践的发展传播研究,特别是分析概括了跨入新世纪以来,不断转向了更宽泛视野的发展传播研究领域关切的核心问题。
跨入21世纪,发展传播研究领域关切的两个核心问题是:“传播与发展语境”及“传播发展制度如何介入或干预社会变迁”。
该论文所阐释的有关70年代后发展传播理论中的“对话传播”研究,是以往未曾引起我国学者重视的西方发展传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范式。对传播与“发展”和“现代化”相关的发展传播学的理论的反思,以及探讨现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发展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潮与新趋势,对于我国传播学研究如何面向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向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回应社会转型中的种种发展传播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视角与学术探索的维度。
1935年《出版法》修订始末之探讨
张化冰 (研究实习员)
论文,9.1千字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 年1月第1期
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出版法》沿用了69年,其间经过数次修订。同对1937年《修正出版法》的关注程度相比,1935年国民党政府对该法的修订却被学界忽略。事实上,没有1935年的《修正出版法》,就没有1937年的《修正出版法》,这实际上是两次修订,一次“结果”。本文拟对这一长期以来被学界所忽略的事件,依托史料作一番探讨,以还原于历史的真相。
国民党政府制订的20世纪30年代《出版法》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部新闻出版法,其间进行了两次重大修正。1935年《修正出版法》长期被忽略,通过翔实严谨的史料论证,挖掘出1935年国民党《出版法》修订的历史真相,可谓新闻史研究中的一个小小亮点,这对我国新闻法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