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明安香:“中国公共关系元年”的诞生与中国改革开放

作者: 明安香 发布时间:2019-12-02 15:3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公共关系元年”是怎样诞生的?作为中国公共关系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人之一,笔者情不自禁想起当年那筚路蓝缕、激情开拓的岁月。

时代需要是社科工作者的重大课题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历史性的重大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引起了所领导同志的高度注意。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商恺、副所长东生等领导同志深感这次经济体制改革意义之重大,多次商议我们新闻工作和新闻研究工作如何站在改革这个时代潮流的前沿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问题。一次,在向东生同志报告所内工作时,一位副所长讲到了西方公共关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东生同志对此表示了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立即建议并指定我进行课题立项。应该说,开展公共关系研究是我自己当时没有想到的。但是作为组织正式交给的任务,我还是坦然接受并决心尽最大努力做好。事后的事实证明,公共关系研究实际上是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新闻传播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重要补充,也是需要大力研究和发展的。

领受任务后,我与研究室有关研究人员一起进行了认真的初步探讨后认为,公共关系学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最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在过去几十年里,公共关系学的应用,改善了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关系学总结了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经验,熔新闻学、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于一炉,概括了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些重要思想、方法和技巧,对于改进我们的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于促进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时在我国开展公共关系研究和发展公共关系事业还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我们认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像及时雨一样,为在中国开展公共关系研究和发展公共关系事业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所里给这个课题组配备的研究实力可谓雄厚,课题组成员基本上都是当时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第一、第二届的研究生,并分别通晓英语、日语、法语等主要外语。当年课题组成员大部分都已有过出国留学或工作的经历,为开展中国公共关系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明确指导思想深入调查研究

课题组正式成立后,东生等所领导向我一再强调:开展公共关系研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一是要尽可能认真总结、借鉴西方公共关系学中的宝贵理论、经验、方法、技巧,为我所用;二是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绝不能全盘照搬和生吞活剥西方的公共关系学;三要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关系体系。

紧接着,课题组成员分头开展对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公共关系事业历史、现状的资料搜集和问题研究工作,在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院图书馆、所资料室尽可能借来或复印当时极难找到的少数公共关系学英文原著和资料。其间,课题组全体成员全力以赴进行了多次集体研讨。

为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了解中国国情,课题组决定尽快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中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情况。秋末冬初的11月份,神州大地已现寒意。课题组成员兵分几路,重点前往全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进行公共关系的现状摸底和实地考察调研。尽管当时大家知道公共关系在中国可能还只是萌芽,但是也希望通过这次实地调查能多少了解一些国情、总结一点经验,让我们的研究更加心里有数,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课题组成员前往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州、深圳调研,期望在这里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甚至国企中能有所斩获。在广州,首先访问已知公共关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的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东方宾馆和花园酒店等,结果颇有收获。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在当时已经开展了水平相当高的公共关系工作。我们到该厂进行了重点访问、考察,与该厂办公室主任、公关部主任、供销科长等进行了座谈。去浙江、上海的课题组成员,在当时声名大振的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那里获得了企业细致关心职工生活,搞好员工、家属等内部公共关系的整套经验。去湖北的课题组成员,在地处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总结了企业处理好供应商、供销商等外部公共关系的做法。在北京的课题组成员,得到了长城饭店等著名外资企业提供的公共关系培训指南等重要一手资料。

课题组成员回京后欢聚一堂,相互交流了调研成果和体会,一方面为公共关系在中国大地的萌芽感到高兴和鼓舞,另一方面深知今后在中国开展公共关系研究、推广公共关系工作、建立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体系之筚路蓝缕、任重道远。

为中国公关事业的诞生做好公关工作

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催生和推动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就必须首先为中国公共关系体系的诞生做好自身的公共关系工作——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公共关系、理解公共关系、认识公共关系、接受公共关系。所领导提议,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舆论阵地前沿的《经济日报》上发表关于公共关系的典型报道和社论,为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诞生和发展摇旗呐喊。据此,课题组由明安香执笔撰写了一篇关于公共关系的长篇新闻报道《如虎添翼——记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公共关系工作》,以及一篇与之配发的近900字社论《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公共关系》。

经过前期一线调研和资料收集、学术研讨,课题组在明安香主持下开始集中力量、白手起家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著作,力争为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奠定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该书的最终成果的确引进了西方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基本技巧和基本经验中的积极成分,但绝不是简单翻译,也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贯穿了鲜明的中国理念、贴近了现实的中国国情、穿插了丰富的中国案例,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该书最终以书名《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学概论》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一版)。这是我国(内地)第一本公共关系学著作。此书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和热烈反响。至此可以说,新闻所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催生了中国现代公共关系初期的“三个第一”(第一篇公关社论、第一篇公关长篇通讯和第一部公关著作)问世,为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和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1986年秋,笔者从英国回国后的某天,已调任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的东生同志打来电话,表示要尽快筹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希望笔者能全力参与其中并准备起草“可行性报告”和“发起成立报告”等主要文件和其他相关筹备工作。在一番紧锣密鼓的具体筹备工作之后,1987年6月22日,“第一届中国公共关系高级研讨会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隆重举行。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总结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公共关系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关系事业。至此,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初期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工作都顺利完成了。

3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30多年就是一代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经过中国新老公共关系工作者数十年的砥砺奋进、不断求索、勇于实践,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国内走向全球。据最新调查显示,2017年仅中国公关市场的年营业规模已达到56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2.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正迈上新台阶、走向新里程,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领导者、研究者、从业者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在经济公关、企业公关、文化公关、政治公关、学术公关、媒体公关、网络公关、外交公关、国家形象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各个专业公关领域,为企业、政府、行业客户和各界提供切实有效的公关解决方案。尽管前路免不了仍有雨雪冰霜,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公共关系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春天!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曾兼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首届副秘书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二、三届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