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媒介与蚕桑文化组织传播变迁

作者: 陶红 发布时间:2010-09-28 17:20:00 来源:
摘要:蚕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绵延七千年而生生不息。媒介是蚕桑文化组织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并在组织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农业文明之下蚕桑文化组织传播媒介包括蚕纹陶器刻画等非语言符号和甲骨文等语言符号。工业文明之下的蚕桑文化组织传播媒介包括教育机构及所有电力媒介。媒介的变化展示了蚕桑文化组织传播变迁的轨迹。

  关键词:媒介 蚕桑文化 组织传播

  

  将蚕桑文化置于组织传播研究视野之下,是希望厘清中华文化里这一重要角色的价值观表达过程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本文将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宏观划定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时期,农业文明时期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主要传递国家统治者的政治目标、经济需求、意识形态等,而传播媒介符号主要包括“先蚕礼”、“劝课农桑”政策、对外贸易等文化符号;而工业文明时期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主要传递在新的社会结构中的价值观、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等,而传播媒介符号则包括教育机构以及各种电力媒介。本文以蚕桑文化组织传播中媒介为窗口,探析媒介的传递功能、控制功能、沟通功能及体现的变迁。

  一、媒介作为蚕桑文化组织传播的符号

  迈克尔•曼指出“社会是由多重交叠和交错的社会空间的权力网络构成的。” 这告诉我们,由于社会是重叠交错的网络,所以社会运行离不开组织、控制、沟通等问题,因而不同的符号就成为实现组织、控制和沟通的重要媒介。在麦克卢汉的观点中,文化的一切变化都可以从媒介中得到理解,因此他指出词语、道路、数字、服装、建筑、货币、报纸、广告、电台、电视、武器等都是媒介。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变化发展既体现技术体系的革新与进步,也存在发展的阶段性,且不同社会阶段的媒介在组织传播中具备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整个原始文化和各种高级文明、一切拼音文字以前的文化属于第一阶段,这些文化的主导媒介是无文字、非拼音的象形文字或会意文字。从古希腊开始掌握了拼音文字的西方文化直到电力媒介的出现,属于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小段,从拼音文字到印刷媒介是第一小段,这是西方文化在分散世界史中的阶段,从印刷到电子媒介出现是第二阶段,这是现代社会在西方兴起并向全球扩张,把全球带入统一世界史的阶段。拼音文字和印刷媒介是这一阶段的主导媒介。电力媒介出现,从电报、电话、电影、广播,到电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及,显出电力媒介进入主导地位,这正与后现代的成潮大致同步。电脑在90年代普及,使得新时代的特征异常彰显,因此第三阶段是以电子媒介为主导媒介。

  麦克卢汉对媒介分期的划分,大大拓展了我们对媒介本体认识的视野,他认为媒介有三个不同形式的存在阶段:即前文字媒介阶段、前电力媒介阶段、电力媒介阶段,这对我们认识现代媒介之前的媒介起着重要作用,农业文明阶段的媒介包含前文字媒介阶段和前电力媒介阶段,工业文明阶段的媒介则以电力媒介为主。区分媒介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认识媒介在组织传播中的功能体现。

  从媒介的组织功用而言,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理解主客体的中心,具有思想沟通、感情沟通、工作沟通等作用。在社会组织内部,媒介具有内部协调、决策应变、达成共识、指挥管理等功能;在社会组织外部,媒介起着主张的解释、组织的发展、形象和政绩的展示等作用,还具有宣传一定的价值观、交流信息、传播文化、灌输主张等作用。

  媒介在社会进程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你必须熟悉各种媒介,否则你如今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的人。

  媒介还是人的延伸:

  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而且,除非力量和速度有所增加,人体新的延伸是不会发生的,发生了也可能被抛弃。

  媒介在现代社会结构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文化价值,也是研究者们感兴趣的问题。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要靠三种不同的媒介来维系,即货币或市场、管理的力量或国家的性质管理,以及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语言来实现一体化;麦奎尔指出媒介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介可以塑造某种文化甚至影响社会的价值观:

  ……(此处有删节)

  蚕桑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将蚕桑文化置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不同的社会结构之下,分析蚕桑文化组织传播中不同媒介符号透露出的目标定位的差异、传播效的区别等,由此以理解蚕桑文化组织传播的变迁。

  二、古代蚕桑文化组织传播的媒介

  
蚕桑文化是中华文化绵延七千年之久的特殊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缘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因素、人种因素等。蚕桑生产是中华农业文明时期的“王道”之业,从商周开始至晚清,桑植养蚕一直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古代思想家认为: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农桑之重”的观点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南宋临安楼壽在《耕织图》后序中有一段文字传递统治者告诫百姓农桑之重的文字:

  周家以农事开国,生民之尊祖,思文之配天,后稷以来,世守其业,公刘之厚于民,太王之于疆于理,以致文武成康之盛。周公无逸之书,切切然欲其君知稼穑之艰难,至七月之陈王业,则又首言九月授衣,与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至于条桑载绩,又兼女工而言之,是知农桑为天下之本。孟子备陈王道之始,由于黎民不饥不寒,而百亩之田,墙下之桑,言之至于再三,而天子三推,皇后亲蚕,遂为万世法。[8]

  这段话清晰地表述出“农桑为天下之本”的“王业”目标。百亩之田、墙下之桑、天子三推、皇后亲蚕,就是让百姓明确知道农耕、蚕桑是国之命脉。帝王们还亲自表述“农桑为天下之本”的观点,如清代帝王康熙为《耕织图》撰写序文:

  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

  农事伤则饥之本,女红害则寒之原也。

  用以示子孙臣庶,俾知粒食为艰,授衣匪易……欲令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勤以谋之,俭以积之,衣食丰饶。

  ……(此处有删节)

  从蚕桑文化组织传播的非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符号系统的媒介都具有很强的功效。在组织传播活动中,媒介的基本功能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指导功能,最终达成一种认同性。传统意义上的认同比较固定,道格拉斯•凯尔纳指出:

  依照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贯看法,在传统社会中,人的认同性是固定的,既坚实而又稳定。认同性是一种预定人的社会角色的功能,是一种传统的神话系统,它提供方向感和宗教性的支持,以确定的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时又严格地限制其思想和行为的范围。

  也就是说,在前电力媒介的蚕桑文化组织传播中,首先是统治者完成了“教民蚕桑”的目标,更近一层是达到了对中华民族特性的认同。具体而言,从帝王到百姓,达成了对于蚕桑生产的共同关心,官员们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形式,推动着蚕桑文化的传播,使蚕桑经济在全国兴旺发展、泽被后世。从作为信源的最高统治者,到各级官员,再到栽桑养蚕的老百姓,形成了蚕桑文化组织内传播的一种稳定结构,促成了对于栽桑养蚕行为的自觉完成,这起到了稳定国家经济稳定、促进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效果。

  三、工业文明下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媒介

  蚕桑文化组织传播的重大转变开始出现在工业浪潮波及我国的19世纪初期。西方列强把海外扩张的目标指向中国,封闭的中华帝国政治、经济、文化面临全方位面临严峻挑战。中华帝国遭受两次鸦片战争沉重打击,政治、经济均走向崩溃边缘,但毕竟国门已被打开,世界茧丝需求急增,这对我国蚕桑产业是一个新的刺激。很快,巨大的经济冲击波降临。1869年,日本推进“二线国策”,大力发展蚕桑,这对我国羸弱的传统蚕桑产业是沉重打击。

  传统蚕桑产业也在努力适应这种工业化冲击带来的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初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我国现代蚕业教育兴起,产业分布重新规划、蚕业机构新建、蚕业科技不断进步。总之,从决策机构的组建、新媒介工具的运用,到传播功效的增大等,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此处有删节)

  言令妇孺皆知。由此,四川农村的家庭养蚕缫丝,“几无处无之”。

  到20世纪最后的十多年,桑管理机构的设立已演变为国家行为,如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网络经济以及服务业取得重大成功,致使传统产业具有了新的经济发展空间,这引起了很多国家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2007年12月21日,中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正式启动。此次启动以农业部、财政部牵头,科技部、教育部积极配合,拉开了中国“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序幕。此次会议组织目标清晰表述为: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一个一个地梳理每个农产品产业链条的技术需要,一个一个环节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任务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此处有删节)

  现代媒体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对于文化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其怎样制造社会的认同感和主体的立场,如何形成平等、多元、民主的社会价值观,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现代传媒可以对现代社会进行心理改造,促使人类在社会整体中表现自我的人性力量,指出现代传媒“有可能使得社会的组织越来越依靠人们的才能、信息和同情,而不是去依靠权威、等级制度和惯例。它们意味着自由、远见和无限的可能性。” 以这样的思想看近现代蚕桑组织传播,蚕桑现代教育机构的创立是蚕桑组织传播的重要媒介。

  现代蚕桑产业对于现代媒介的选择也是多元化的,各类纸质媒体和电子传媒都在使用,对于成果的报道也主要通过现代媒介进行传播。现代蚕桑文化组织传播的目标、程序、实施结果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搜寻信息。如通过网络新闻,我们得知:2003年,中国科学家独立绘制完成“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并于2004年在《Science》发表该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形成国际“家蚕研究热”,2008年通过国际合作方式,以中国为主,又完成了“家蚕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2009年8月,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40个蚕类基因组重测序和高精度遗传变异图谱”构建,并再次在《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受到国际高度评价。家蚕成为完成基因组学研究从框架图—精细图—高密度遗传变异图的“三部曲”,标志着家蚕基因组研究由此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后的重点工作将围绕“发现基因、研究基因、利用基因”展开,推动蚕业科学再上台阶,全面支撑现代蚕丝产业发展,开拓21世纪新的丝绸之路。

  ……(此处有删节)

  在历经华夷杂处,到国家民族摶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大一统社会创建完成中,蚕桑文化发育成熟,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蚕桑文化不仅自身逐渐成熟,而且通过北方丝路、西南丝路、海上丝路,源源不断将中华文明传播向西方。其间媒介的变化,反映了蚕桑文化内涵的变化,也体现了历史的变迁。站在新的角度重新解读蚕桑文化,是关心中华传统文化人士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本文为原文内容的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