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人际传播与和谐社会

作者: 张传香 刘卫东 发布时间:2010-09-28 16:32:00 来源:
内容提要:

  人际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如果社会成员之间都能通过各种形式的人际传播途径达到互相理解和宽容,减少不必要的人际摩擦,努力形成全体社会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目标也就为期不远了。本文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和人际传播的角度,分析现代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多元方式。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人际传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二,人际传播中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和有效控制;第三,人际传播思想的哲学意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对普通公众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更是一种心理感觉。人们判断社会是否和谐,既是在判断他们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适当体现和维护,判断社会发展状态是否处于比较协调包容状态,更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一种感受,对自己愿望实现状态的一种心理感觉。采取相应的相互沟通的人际传播方式,可以达到对人的情绪进行调控、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整的目的,有利于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总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之下,人际传播的手段日趋多元,形式的变化不但没有消解人际传播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反倒进一步彰显了人际传播的本质属性,人际传播就是为了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人际摩擦和冲突,积极为社会的和谐注入活力。

  关键词:人际传播 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 网络 手机媒体

  Abstrac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to achieve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and communication. If society can be among the members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o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olerance and reduce unnecessary interpersonal friction, and strive to create harmony between all members of society, human relationships, then, to realize the people-oriented goal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will not be long now. This paper will b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 high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of the multiple way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seco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isharmony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thir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Harmony of the general public is a value judgement, it is a psychological feeling. People judge whether a harmonious society, both in the interests of their own judgement whether or not they have properly reflected and maintenance, the state judge whether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relatively tolerant state coordinatio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of a feeling of the state to achieve their own aspiration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feeling.Take corresponding mutu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de of transmission can be achieved on the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control,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adjustment purposes,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short,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context, the mean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creasingly pluralistic, not only in the form of diges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te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nd even further underlines the natur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ttribute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to enhance peopl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and reduce interpersonal friction and conflict, actively inject vitality into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human relationships; harmonious society;Networks; mobile media;

  人际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如果社会成员之间都能通过各种形式的人际传播途径达到互相理解和宽容,减少不必要的人际摩擦,努力形成全体社会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目标也就为期不远了。本文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和人际传播的角度,分析现代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多元方式。

  一、人际传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最为基础的因素就是全体人民的和谐相处,即人际和谐。要实现人际谐就要实现和谐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社会态度并支配他人行动等。更确切地讲,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意见、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行为,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际传播现在越来越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沟通,而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流方式,本文将从网络人际传播和手机人际传播两个方面阐释人际传播的新的发展趋向。

  一方面,从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网络正在覆盖我们的生活,几乎所有触网的人都直觉地发现他们所触及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崭新的生存方式。网络空间对个体的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层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某种程度而言,个体的生存已经成了一种网络化的生存。作为网络空间中个体生存主要方式的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人际传播的新型传播方式。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通过Email和网上聊天等方式,进一步突显了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其一,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以文字交流为主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和偶然性。原则上,凡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自然人均可参与其中,广泛性不言而喻。网络人际传播偶然性更多是指网络交友的范围不仅限于熟悉的人之间,也可以在陌生人之间进行交流。

  其二,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性和非匿名性双重特点,个体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交流方式。

  ……(此处有删节)

  一般说来,人际传播要圆满进行并取得效果,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即:(1)开放性;(2)支持性;(3)积极性;(4)平等性。网络人际传播恰恰具备实现理想人际效果的全部五要素,其分析如下:

  其一,网络的开放性自不必说,这是网络之所以受到人们青睐的最主要原因,只要你有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放在网上进行解决了;

  其二,网络的支持性,可以通过聊天室里的讨论和各种名目的网络论坛来实现,总有同你立场一样的支持者为你摇旗助威。

  其三,网络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个体踊跃的网络试新来实现,不论是网上购物,还是网上视频,只要是新奇的事物都有大量网民进行积极体验。

  其四,网络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是一个虚拟场,个体在其中只是过客和没有确切身份的参与者,你可以尽情坦言心声。

  另一方面,从手机媒体下的人际传播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同其他媒体相比,手机媒体通过有形的物质媒介进行人际传播,而这一媒介的首要功能便是信息通信工具,这一工具特性也决定了其参与人际传播活动的主要形式,即为人际间的语音通话和短信息传递。手机媒体下人际传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经常处于“熟人圈”中,身份的明晰使手机的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信息交流性强,信息反馈快速、及时。因而,手机媒体下的人际传播也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简言之,手机媒体具有五种独特优势:

  其一,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人际间信息的传播活动,而且随着手机技术和样式的不断革新,手机媒体越来越具有隐私性和时尚性。

  其二,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随着手机手机多媒体功能的不断延伸,手机越来越具有组合式传播媒体的特征。

  第三,手机的信息传播具有平等性。传受双方平等地参与信息的传播活动,信息反馈及时,尤其是以短信息为主要形式的人际传播方式,传者与受者的身份不断进行转换,在信息的你来我往中,更加彰显了手机使用者“传受一体”的平衡性身份特点。

  第四,传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手机传输功能的改进,短信息的传递已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形式,还可以是图片、语音或视频等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其作为信息传播媒体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强化和完善了人际传播的各项功能。

  其五,手机同互联网联系日益紧密,手机的人际传播功能更趋多样。短信聊天、网上购物、股市行情和新闻定制等一系列增值服务相继出现,为人际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手机与网络的结合,真正带来了人际沟通的飞跃发展。

  手机媒体的诸多独特优势,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传播的效果,特别是这种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有效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传播的效果,同时也保证了信息传递的隐私性,带来了人际传播日趋和谐的新时代。

  二、人际传播中不和谐因素的产生与有效控制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这种传播越发变得莫测了,人与人之间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因素油然而生。现实人际传播的不和谐来源于社会转型中激烈竞争的人际生态环境。

  一方面,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现实的人际传播变得越来越功利,成为了不和谐人际传播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功能,也加速了传统人际传播的衰落。网络人际传播的不和谐成为了现实人际传播诸多矛盾的导火线。这就意味着网络人际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及网络人际传播所引发的负面道德影响,如,道德观念淡化、道德行为失范、道德人格分裂将越来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有鉴于此,以下将分别从网络技术、社会文化心理两个方面剖析网络人际传播中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网络人际传播中负面影响的应对之策。

  一方面,从网络技术来看,网络的诸多功能来源于网络技术的改进,同样网络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经常接收到大量的垃圾邮件和不良信息。一条最简单的解决思路就是解决技术的问题还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如,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网络规范管理和网络技术手段被加以适当地处理。

  另一方面,从社会心理文化来看,中国社会均贫富的平均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改革开放的效率文化彻底动摇了这种大锅饭文化的存在基础。改革开放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枚光鲜硬币的另一面,无限度地刺激人们的欲望和现实利益的局部失衡必然导致社会心理失衡,这也是当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心理文化因素。这就要求个体要进行必要的自我心理调适,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恶意传播。

  三、人际传播思想的哲学意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方面,从人与他者的具体关系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究其实质,人际传播就是人与他者的信息传递,反映的是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就是人们的利益机制。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正是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推进了社会进步。

  萨特在谈到人际关系对同他者的具体关系的描绘表现出了他对一种悖论的确认,这种悖论发生在我们对影响他者自由所怀有的意味深长的兴趣之中。一方面,我们深切地感兴趣于对他者的自由施加影响,尤其在这种兴趣关涉到我们自身的存在时。我们希望他者爱我们、敬佩我们、尊重我们、服从我们、畏惧我们等等。另一方面,他者的自由又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即便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它总还是会溜出我们的掌握之内。进而,他认为,“对人类实在来说,寻求从如下状态中突围出来是徒劳的:人必须要么胜过他者、要么必须允许自己被他者胜过。两个意识的关系的本质不是‘共在’〔(Mit-sein)海德格尔用以描述同他者共同存在(being-with-others)的术语〕,而是冲突。”(萨特,BN,1956年,第429页)②事实上,通过作为“我们(Us)—客体”或“我们(We)-主体”关系模式的两个个体走到一起,达到自由而持久的和谐一致,这远非像萨特想象的那样艰难而没有可能性,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在对彼此自由的相互尊重之上的与他人的真诚沟通达到他们最大的快乐和最为持久的满足。这种长久的和谐关系是完全可以保持的。关键是要确立主体间性的人际沟通关系。

  作为个体,人一生中最长、最重要、最宝贵的时间都是在与上司、同事和下级度过的。工作中存在着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等。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工作,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反之,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影响身心健康,于己于人都不利。因而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人与人和谐一致,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另一方面,从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人类整体利益相一致的高度,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卡耐基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际关系的处理对个人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斯宾诺沙曾在有关人际间的伦理学中指出,“理性要求每一个人爱其自身,寻求他自己的利益,…并尽其所能努力保持其自身的存在,…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需要他人。对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更有用。”进而,他指出“只就人遵从理性的指导而生活而言,他们必定总是符合本性。就事物符合我们的本性而言,它必然是善的,所以可以推出,就人类遵从理性的指导生活而言,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对彼此都是有益的。理性告诉每一个人去做对他最有利的事,因此,每一个人的真正利益必定总是一致的。”③斯宾诺沙的始终认为,“人要保持他的存在,最有价值之事,莫过于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谐一致,使所有人的心灵与身体都好像一个人的心灵和身体一样,人人都团结一致,尽可能努力保持他们的存在,人人都追求全体的公共福利。”④这就意味着作为人类的一部分是每一个人的本性,我们在本质上,而不仅仅是在工具论的意义上,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要决定什么是我们自己的真正利益,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的行为会怎样影响人类。换言之,作为所有人都是人类这个单一个体的部分而言,他们的福利和利益是一致的。

  “根据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际传播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在手机媒体下的人际传播中,这种交换关系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⑤手机媒体下人际传播的优势就在于其即时的交互性,因此,信息的传播活动本身就体现为一种交换活动。传受双方在所扮演角色及信息的交换中,都以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为目的,而信息的交换活动也往往在双方得到目标信息后得到终止。另外,为了维持某种关系或以获得某种利益为目的,人们也会采取相应的人际传播活动,如问候、闲聊、工作沟通和情感表达等。促成手机媒体作为人际交换的动机就是为了满足某种带有目的性的信息交换需要。从整体情况来看,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传播与现实环境中的人际传播相比,显然还显得比较简单,难于表述清楚交流者的心境和潜在交流目的。

  和谐对普通公众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更是一种心理感觉。人们判断社会是否和谐,既是在判断他们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适当体现和维护,判断社会发展状态是否处于比较协调包容状态,更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一种感受,对自己愿望实现状态的一种心理感觉。采取相应的相互沟通的人际传播方式,可以达到对人的情绪进行调控、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整的目的,有利于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总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之下,人际传播的手段日趋多元,形式的变化不但没有消解人际传播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反倒进一步彰显了人际传播的本质属性,人际传播就是为了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人际摩擦和冲突,积极为社会的和谐注入活力。(作者简介:张传香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后;刘卫东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65年5月第1版,第82页

  ②转引自,【美】理查德·坎伯著:《萨特》,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0-111页

  ③【美】戴安娜·斯坦贝格著:《斯宾诺沙》,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0-101页

  ④【美】戴安娜•斯坦贝格著:《斯宾诺沙》,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5-106页

  ⑤赵芮:《论手机媒体下的人际传播》,《社科纵横》,2007年6月

  (本文为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