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信息科学视野下的传播及传播教育

作者: 陈少华 发布时间:2010-09-28 10:01:00 来源:
摘要:在信息科学,特别是在社会信息科学看来,众多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社会传播活动一直持续、大量和广泛地存在着,其重要作用是改变社会信息总量、结构和分布,其目的是努力实现社会信息环境的优化、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社会信息能的有序扩散。传播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如何通过传播实现信息环境的优化和信息能的有效配置。因此,在信息时代,信息应该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工具。反映在传播教育实践中,应加强信息科学内容的教育、文理交叉的教育和网络新媒体的教育。

  关键词:信息科学 传播理论 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环境 传播教育

  一、引言

  传播是普遍的社会活动现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范围的信息传播活动一直大量和广泛地存在,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就传播内容而言,传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就媒介形态来讲,从表达和呈现方式看,有文字的、图片的、声像的,以及多媒体复合媒介,从载体方面,有纸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就文本类型而言,可以有新闻、时评、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还可以有文化娱乐作品形态。就其作用而言,传播可以实现商业广告、政治和公共关系、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人际沟通、信息共享、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效果。

  面对如此繁杂、如此广泛的传播现象,特别是信息时代的传播活动,如何看待传播,如何研究传播。从什么角度、何种层面去分析传播现象,什么是传播最本质的问题,等等,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人们对传播现象的认识与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野,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当然,这些角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随着信息在社会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的变化,迫切需要从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解释和分析研究传播现象。

  事实上,已经逐步有人将信息科学技术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传播研究中。比如,有人利用香农的通信模型和维纳的控制模型来研究传播问题。这种动向预示着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传播学研究的一种新发展、一种新空间。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试图利用信息科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考察现代传播的社会功能,对信息时代传播学的研究和教育提出一些思考。

  二、信息科学的发展与社会信息科学的兴起

  1.理论信息学的提出和社会信息学的兴起

  由于历史和学科发展的原因,信息科学和技术首先是从工程技术领域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应用主要也是在工程领域、自然科学领域。而信息科学和技术在社会领域被广泛应用是近年来的事情,而与此相关的研究则是刚刚起步。20世纪信息科学的发展表现为:技术信息学和工具信息学发展快,理论信息学严重滞后,社会信息学发展比较缓慢。

  正式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迫切地期望有一种统一的信息科学理论指导这种研究。正如学者欧阳康所说, 当代科学和整个人类文明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是: 寻求世界的信息统一性。关于世界的统一性, 过去说, 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不错, 但是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即世界的基础。而关于世界信息统一性的认识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前沿问题[文献3]。苗东升在文献[5]系统地探讨物质载体之间不同水平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换过程。物质载体之间具有不同水平的相互作用,相应地也有不同水平的信息交换过程。在最低层次主要是物理力的作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占主导地位。而在较高层次的相互作用和交换过程中,信息交换占主导地位。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处于辅助与服务的地位。最高层是通过符号系统和相关技术装备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交换,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信息过程。信息交换从低层到高层的发展是人类信息进化的过程与结果。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传播活动主要是利用符号系统以及相关技术设施进行最高层次的信息交换活动,其目的和作用就是将人类社会信息进化的水平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阶段。

  因此,理论信息学的提出和社会信息学的兴起,既是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标志者信息科学从技术科学,发展到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比如,文献[1]中提出的物质与信息的关系问题、信息的二重性特征、以及信息的不守恒原理等将对包括传播学在内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尽管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分散在不同学科领域并使用不同名称,如“计算机使用的社会影响”、“计算机通信研究”、 “计算机与社会”、“组织信息学”、“解释信息学”等。但社会信息学一词的出现标志着信息科学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6]。

  2.理论信息学重要观点的考察

  理论信息学[文献1]认为,与物质的范畴一样,信息是最普遍的概念。在理论信息学看来,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物质和信息的结合,能量也可以分为物质能和信息能。信息和信息能是整个信息科学的中心概念。因此,信息科学要对信息与信息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理论信息学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信息的“ 二重性”。从信息的角度观察世界,可以看到:信息对于物质载体具有绝对的依赖性,但对于特定的物质载体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是信息存在的“ 二重性”。信息存在的二重性决定着信息运动的二重性,信息的二重性在传播领域表现为,信息内容与信息媒介的关系,新闻事实与新闻作品的关系。

  理论信息学第三个重要成果就是信息不守恒理论。信息不守恒的表现也是明显的,信息被分享后,信息的拥有者并没有损失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信息能与时俱增原理也是人们的常识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在社会中, 正常人在与社会环境交往的过程中, 获取信息和利用利用信息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总是会增长的。由于信息扩散是无限的,因此,社会信息的增长是没有上限的。

  这些理论信息学成果为认识传播、研究传播提供了新的认识途径和工具。

  三、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影响

  信息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理论信息学原理与方法的提出,是对工程信息学和技术信息学( 包括通讯、控制、计算等)的概括和升华,不仅为众多专门领域的信息学研究提供了一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论工具,也为研究社会传播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1.信息科学为认识传播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流动,是社会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移动和变化。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更多地从政治、文化角度认识传播活动,而在信息科学的视角下,信息与信息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传播则是社会信息总量、结构和分布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社会信息能衍生、扩散和消失的过程。因此,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社会信息环境构建功能、社会信息资源配置功能、社会信息能的扩散和优化功能。也就是说,社会信息环境优化、社会信息能的有效利用是传播活动的最终目标。

  所谓社会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区域内社会信息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等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所呈现的宏观表现形式或平衡协调状态 [文献10]。信息环境与其它环境一样,其内部重要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和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协调和平衡发展的关系。社会信息环境分宏观社会信息环境、中观社会信息环境和微观社会信息环境。其中,微观社会信息环境一般指企业、学校等社会组织内部的信息环境。

  因此,我们说社会传播活动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是建立和优化社会信息环境,保障信息的有效分布和有序扩散,并实现某种协同机制[文献8]。

  2.信息科学为传播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

  信息科学不仅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扩充了传播学研究的内容。既然传播改变了社会信息环境,那么,传播学就是要研究传播活动是如何改变社会信息环境的,研究传播活动在改变信息环境过程中所起作用如何,如何检测和评价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媒介以及相应的传播活动,如何利用媒介和传播去优化和改善社会信息环境。

  3.信息科学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借鉴

  信息科学,特别是理论信息学,是众多应用信息学和领域信息学的公共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传播学也是一门领域信息学。而理论信息学又可以为我们从一个整体空间的尺度上考察传播全过程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文献9]。

  首先,信息科学为众多的领域信息学提供了原理与工具,提供公共的理论解释。比如,理论信息学提出的信息不守恒定律,意味着传播过程中,信息总量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甚至失灭。现实社会中,部分民族的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弘扬或者失传就是实例。信息增长无上限定律告诉人们社会信息有可能海量化,从而造成信息处理和传播的困难。

  其次,信息科学为传统的学科在“学科信息化”的过程中提供关于信息现象的一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引导,为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提供符号相互作用的通讯、控制与决策模型[文献1]。

  第三, 信息科学在推动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带动着包括传播学在内的学科转型。社会转型表现在经济转型、科学转型、哲学转型等三个方面。经济转型是以信息技术和产品为龙头,带动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科学转型指全部科学学科经历信息化洗礼, 接受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武装和信息化思维的软件武装;哲学转型就是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由以物质为中心概念的体系, 转到以信息为中心概念的新的体系上来[文献1]。

  4.信息科学为传播研究提供了信息方法和工具

  信息科学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信息科学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信息方法和工具。

  一是表现为重要的信息技术成果和工具,为传播学研究直接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方法。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过去很少涉及定量分析方法,而现在有了应用统计学,有了计算机,定量研究分析方法在传播学教育和研究中的应用就非常普遍了。

  二是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媒介,为媒体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平台,间接改变了研究模式和方法。比如,网络调查就是由于新媒介的普及而应运而生的,以及网络信息扩散与控制实验等等。

  5.信息二重性要求传播学注重媒介二重性研究

  信息的二重性原理在所有信息现象中都存在。一般地说,任何信息研究的对象都可以研究它的两个方面:信息的物质载体和信息内容,作为社会信息运动的传播活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因此,我们在研究传播现象时,同样要注重传播的二重性研究。

  比如,我们研究传播时通常要研究: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对谁传播、取得什么传播效果,实际上,也就是要研究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传播媒介、受众、效果等,就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二重性。在信息二重性理论引导下,传播二重性的研究由过去的自发研究变成自觉研究。

  信息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信息的物质载体依赖性告诉我们,媒介对信息的传播有重要的影响,要求传播研究应该选择最能代表着发展方向的媒介及其传播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教育内容,注重传播媒介演变规律的研究,注意媒介智能化和智能化传播的研究。比如,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科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效率。同时,信息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获得扩散。并且在媒介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结构决定着传播效果。

  6.信息科学为传播学学科信息化提供重要的途径

  就学科信息化而言,一般是先自然科学,后社会科学的过程。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上已经完成信息化的进程,传播学等社会学科的信息化也是必由之路。

  尽管社会科学学科信息化的含义目前还尚无定论,但一般都认为,信息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重点、信息工具是主要研究工具、研究视角多采用信息角度等。因此信息科学的发展也为传播学学科信息化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应该鼓励用信息的观念去解释传播现象,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广泛吸收信息科学成果。

  四、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传播教育的一些思考

  信息科学的发展是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要求,因此,传播教育也要与与社会信息化的要求相适应。

  (1)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传播学教育观念。信息时代不仅是信息的海量化,更多的应该是信息观念的普及和科学化,因此,必须将科学的信息观念应用到传播教育中,培养公民树立科学的信息观念和信息素养。

  (2)在传播教育中加强信息科学内容的教育,将信息科学教育作为传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专业传播工作者的信息认识水平,扩大信息理论和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3)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传播学教育中的文理交叉。现代传媒的发展几乎离不开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甚至与科技进步交织在一起。网络传媒本身就更是信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和领域。因此,在传播学专业教育中,应该将文理交叉放到一个学科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实施。同时,信息科学本身是文理交叉研究的成果,只有加强传播学教育中的文理交叉,才有可能将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研究有机地结合。

  (4)以开放、前瞻、融合的态度加强新媒体教育。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和现代传媒综合发展的结晶。同时,网络新媒体可以更好地凸显媒体的社会信息特征和功能,通过新媒体教育可以使传播学较快地实现学科信息化的过程。(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宗荣、金新政.理论信息学导论.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2]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2

  [3] 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乌 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郑海燕.社会信息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国外社会科学,2OOO(3)

  [7] 申 凡、戚海龙.当代传播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 陈少华、朱光喜.网络出版传播中的协同问题及其研究.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5(3)

  [9] 张 丹.理论信息学视野下的新闻传播过程.医学信息,2006(3)

  [10]李朝明.论信息环境保护建设.情报科学,2004(6)

  [11]陈少华.新媒体的个人化趋势与媒介管理和控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1)

  [12]陈少华.网络传播与传播学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06(冬)

  [13]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1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学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上海: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2003(11)

  (本文为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