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所动态 > 正文

第五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在重庆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4-10-24


  10月18日—20日,第五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在重庆举办,会议主题为“平台研究的在地化与自主创新”。本次学术工作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重庆大学、重庆社会科学院主办,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市网络舆情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协办,重庆市委网信办、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支持举办。来自海内外学界、业界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会。
  
  (第五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工作坊开幕式)
  
  10月18日晚,“期刊主编与青年学者对谈会”火热进行。《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王浩斌、《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虞淑娟、《郑州大学学报》主编郑素侠、《新闻与写作》副主编李蕾、《改革》杂志社(出版物中心)副总编辑(副主任)丁忠兵、《新闻界》编辑谭小荷等知名期刊主编、编辑出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丹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萍、重庆社会科学院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严伟涛联袂主持。
  
  (期刊编辑对谈活动)
  
  对谈中,期刊专家们详细介绍了选稿标准及流程,强调选题的前沿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结论的实际意义是稿件能否通过筛选的关键,并建议学者们在投稿前深入研究期刊近期发表的内容,以确保选题契合期刊定位。同时,专家们鼓励青年学者建立独特的个人学术标签,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会,提升学术影响力。50余名作者、师生踊跃参与、热烈互动。
  
  10月19日上午,工作坊在雾都宾馆正式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在线)、重庆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魏春、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昌凡、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先后致辞。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陈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小安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重庆社会科学院对外学术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刘晓敬主持。
  
  (刘晓敬主任主持)
  
  胡正荣所长在发言中以“创新平台研究,推进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为主题,强调平台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平台研究要超越单纯的技术层面,超越对实体可见性的依赖,超越生产力的单一维度,超越文化和社会的视角,以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胡正荣所长致辞)
  
  魏春副主任介绍了重庆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化建设成果,市民对基层数字化治理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一,并表示网信部门将持续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共同建好广大网民的网上精神家园。
  
  (魏春副主任致辞)
  
  吴昌凡副院长介绍了重庆在数字化转型中涌现的大量新业态与新模式,同时也指出平台研究仍存在“重网络社交,轻现实内容”“重单学科,轻跨学科”等不足,呼吁未来在系统性与综合性方面加强提升。
  
  (吴昌凡副院长致辞)
  
  冯业栋副书记介绍了重庆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建设成就,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并希望平台工作坊为中国平台建设与治理提供新经验与新路径。
  
  (冯业栋副书记致辞)
  
  开幕式“学界业界对谈”环节由苏州大学教授马中红主持,围绕平台经济和产业实践相关主题展开探讨。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唐会余分享了麦芽传媒在短视频和微短剧领域的创新实践,该公司深耕重庆文化,制作的短视频内容月播放量达到110亿次,塑造了重庆独特的城市形象;重庆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鲁介绍了博拉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成果,特别是在与政府合作推动城市数字化管理中的角色;网络大V中华神盾则分享了其作品《云海列车》,该作品在全球的播放量已超10亿,展示了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讲好重庆故事,助力城市全球传播;网络大V川哥程队长讲述了他从线下广告从业者向新媒体赛道转型,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助力农产品销售,推动“山货出山”,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鹅岭贰厂运营总监陈新介绍了鹅岭贰厂从工业厂房成功转型为网红打卡地和文化创意产业IP的历程,吸引了诸多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加入。
  
  (学界业界对谈活动)
  
  本次工作坊共收到稿件160余篇,经4位专家逐一严格评审和打分,最终遴选出44篇优秀论文。会议共设置“数字平台与社会治理”“作为文化基础设施的平台”“平台经济下的劳动与社会关系”“文化生产的平台化与集体行动”“平台中介的用户实践与数字交往”“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平台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视阈”“社交时代的自我形塑与亲密关系”“人—机交互中的主体性与劳动伦理”九个专题分论坛,每个专题包含4-5篇研究论文。
  
  担任九个分论坛评议人的专家分别为《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朱春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炎龙、《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朱鸿军、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吕鹏、《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副主编朱江丽、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蒙之、《郑州大学学报》主编郑素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虞淑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姬广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卜卫、香港中文大学助理研究员林健、《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王浩斌、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二伟、《新闻与写作》副主编李蕾、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马中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易前良。分会场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二伟,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黄贺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丹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萍,《改革》杂志社(出版物中心)副总编辑、编审罗重谱,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主任、高级记者赵吾君,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副处长、研究员杨姝,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徐偲骕担任主持人。
  
  主题一:数字平台与社会治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曹钺通过线上、线下对县级融媒体的调研,探讨县级融媒体在日常运转中处理与省级技术平台、超级商业平台、政府职能部门平台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雪霖从平台技术、平台权力和平台组织三个维度界定数字时代的“平台化治理”,并分析平台化治理机制下县乡条块关系的运作及其有效运转的内在逻辑;中国传媒大学曾兴从社交媒体的中介属性、传播属性、制度属性切入,探讨其与社区治理的互嵌机制;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岩松、张晨在算法问责的框架下探索媒体与算法权力监督的关系,结合算法的可访问程度,在操作层面方面提出数字新闻监督调查方法;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赵宇超以智慧社区治理中的数据生成为例,考察社工网格员这一治理主体在数据实践中的媒介化特性和中介权力,探讨数据背后有关基础设施和中介、个体与组织、能动与异化、国家与社会的理论关系。
  主题二:作为文化基础设施的平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珺、毛婉怡探讨了平台在物与美传播与流动中的多元作用,从“敞开之境”“幻象之境”“多维之境”分析平台研究与美学研究结合的可能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马翾昂、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陈家欣从文化层面探究数字平台内容规制行为对音乐文本意义的影响,发现平台对艺术作品的“下架”,有被用户固化为政治性负面情感解释的趋向;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金方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邱慧婷反思对网络文学的批判,认为网络文学的主体应该是参与文学实践的“读写的人”,而非平台、算法等“非人”之物;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郑琪将视线聚焦在短剧演员的日常直播实践,以德勒兹的皱褶概念和巴特勒的述行性理论为参照,分析了影视行业基层的青年从业者作为能动的主体如何在直播间实现自我展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琳借用情感资本理论,围绕女性创作者在短视频平台上情感资本的生成和转化的过程,发现短视频平台上女性创作者可以积累情感资本,同时情感资本具有可转化的特点。
  主题三:平台经济下的劳动与社会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余跃洪以工作内容与职业新闻生产者部分相似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的平台热点运营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平台热点运营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勾连内外媒体的“联络员”、完成考核指标的“操盘手”、寻找工作规律的“分析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汪金刚、陈若彤采用访谈方法,对商家在美团平台上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看似成为自由的老板(商家),却在平台的“同意制造”之下成为“入局的羔羊”;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黎明、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李婷婷以 B 站作为具体案例,探讨了知识劳动与互联网内容平台的组织机制,以期在理论上构建互联网内容平台的组织化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孙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姿君、王从健尝试将县域平台经济的参与单元从个体转移到“家庭”这一单位。提出“县域平台化”的概念,发现县域平台的零工就业形式使得家庭内部权力关系得以松动,熟人社会与市场利益的摩擦和协商一直存在,而诸多参与其中的女性得以通过平台就业获得新的社会认可。
  主题四:文化生产的平台化与集体行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田元、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李立伟从内容生产、行政把关和决策反思三个层面考察了某电台为期两年的播客生产故事和实践过程,发现本土广播业的“平台化失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传统媒体内生性的“机体排异”,并反思其中与正当性有关的问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楚明钦、张意梵聚焦于短视频用户的媒介抵抗行为,基于扎根理论,尝试构建短视频用户媒介抵抗行为模型;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姜可雨、占颖聚焦“平台动员”这一全新媒介实践,将社会运动研究与平台研究相结合,以美国“Tiktok保卫战”为例,分析集体数字行动中全新的抗争剧目——好玩行动主义,并探讨“数字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以此建构理解Tiktok问题的“另类”视野;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别君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赵姝杰通过回顾bilibili的演化历程,指出b站在商业化扩张需求下将青年亚文化生产力规范化为PUGC和OGV,以扩大二次元以外的用户市场,而为了在国家监管下规避亚文化的反叛性风险,b站通过规范文化生产、正能量运营和爱国主义弹幕获得国家对平台经济的支持;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胡良益、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马中红提出“平台民族主义”的概念,以新近的苏州“胡友平”事件为例,探讨平台民族主义的延续性、变异性,平台在民族主义的生发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平台民族主义最终会如何影响网民的身份认同。
 
  主题五:平台中介的用户实践与数字交往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陈豪意认为知识传播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多人所青睐的“游戏”,通过参与式观察移动学习平台“不背单词”的超话社区讨论及对15位深度参与打卡者的正式访谈与回访发现,在“不可断签”的学习动机背后,学习用户将自身卷入过度暴露学习数据的展示狂潮,对于学习数据的迷恋成为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噪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葛明驷、潘淑琦以 B 站“风纪委员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挖掘用户何以形成组织化的治理力量,以及如何释放组织化的治理效能;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段家欣、赵瑜以新浪微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以及对各类规制文本的文本分析,揭示用户与平台规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剧本,探讨数字交往过程中支配力量与抵抗行为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廖文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姿君、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俞凯怡以在抖音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创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走访山东、福建多地抖音电商孵化与直播基地及多个品牌公司的直播间,探究内容审核民间理论在三重系统的中国特色平台情境下生成的过程,指出该过程是一个内容创业者与平台间的“边缘游戏”,并探讨了该民间理论是如何在内容创业者之间传播、流通,并演变为集体化的民间传说;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张世超认为平台运营扮演着文化中介者的角色,他们既要考量度量逻辑,也要兼顾内容逻辑,逐渐建构出一种关于优质的“想象”,这种想象契合了平台的需求与发展方向,彰显出平台的象征权力。
  专题六: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全球南方研究中心熊节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村超”为何火爆进行了调研,探讨了通过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新农”模式,将流量数据转化为整个县域的新农资,从而提升榕江县整体形象并打造“村超”品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昕先后到黑龙江同江、江西浮梁、云南勐海、山东菏泽、厦门海沧进行调研,将返乡青年嵌入乡村划分为政策话语接合、文化意涵接合和乡村情感接合三个类型,最后得出返乡青年是连通城市文化与乡村资源、促进城乡文化要素双向流动的有生力量;深圳大学刘松吟和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周洋关注到随着工作平台化所出现的数字技能培训机构,指出培训有政府主导型、劳务中介主导型、深耕多年的培训机构三类,三类机构有密切的互构关系,并通过话语和实际劳动关系的重构影响着底层数字劳工的收入和劳动机会;苏州城市学院吴映秋以苏州地区三个网红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指出大众对乡村的“向往”转变为对流量的狂热,乡村的可见性成为追热点、追收益的结果,并对“网红文化真正能为每一名正在、曾在、将在乡村生活成长的个体带来什么,又为乡村带来什么”进行了探讨;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何泽权探讨了在平台社会的发展之势中,本土化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与方法论发生了何种区域式与制度化的扬弃与重构,并尝试从平台角度提出适合传播政治经济学本土化与在地化未来的发展方案。
  主题七:平台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视域
  
  南京财经大学夏玉凡将平台的研究对象聚焦于商业平台与产业平台两个领域,认为平台是一种适应由多种交互、网络和协作参与者组成的高度复杂环境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数字技术变革的生产力平台化、以数据为核心的生产资料平台化和以平台组织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平台化的三种方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姬广绪以四川凉山州盐源县杨柳村苹果电商产业发展为例,聚焦电商基础设施化的过程,分析国家、龙头企业和电商巨头、本土经营者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最后指出政府应进一步赋能在市场中被技术和资金边缘化的本土经营者,使其成为电商基础设施化过程中的发展主体,同时加强对下乡资本的监管,防止资本垄断吞噬农民的生存空间。深圳大学王鸿坤聚焦数据化、商业化、选择性三个平台化机制形成了何种公众形塑模式,平台化机制形塑出的新型公众呈现出怎样的公共生活实践方式以及如何理解新型公众的公共生活实践所蕴含的公共性三个问题,指出平台化生态下的公共性涉及对具有差异性的他者的关注、对多样化的个体经验的理解和共情、对“与他人共在”这一状态的感知。重庆大学黄贺铂和王春通过梳理并阐释美国封禁tiktok的历程,指出舆论的操控行为导致舆论的真实性遭受侵蚀,催生了“伪舆论”现象,这一现象进一步扰乱了健康的舆论生态环境。面对此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融合人与机器协同合作的信息伦理新秩序,以确保舆论的纯净性与公正性。复旦大学陈经纬基于对中国公路货运业平台化进程的经验考察,指出数字货运平台改造了自雇卡车司机的劳动模式、依托各种资本指标建构着“竞速”场域,并看到了劳动主体的微观抵抗。最后得出以“平台政体”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治理路径。
  主题八:社交时代的自我形塑与亲密关系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张宗艺通过采用网易云音乐平台作为案例,结合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指出网易云用户对自主性的追求兼具载具式学习与情动式交互,是一种由用户通过人性化磋商、宠物化驯养以及与第三方(达人)商业结盟等策略推动,与平台算法系统协同演进,其批判了用户能动性实践与算法控制共同演化过程中反映出的悖论,将多面向的自主性追求与批判性算法研究进行连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王怡霖、中国人民大学董晨宇、主播邵凌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汪翰基于2010年开始的两项数码民族志研究,借用了“大哥”和“江湖”这两个中国本土概念,将女性主播与男性用户之间的关系分类为远程兄妹、数字接待和可存档情人,并基于以上发现丰富了中国本土有关性别政治的讨论。华侨大学高艺选取小红书网红博主“午夜狂暴哈士奇狗”的平台账号作为观察样本进行多模态分析和主题建模分析,就新技术的非官方创新与饭圈式扩散对博主和网友的影响以及这种“人机恋”是否适合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推广进行了分享。厦门大学陈旭和王燕格着重分析了乳腺癌博主使用小红书构建自己“另类朋友圈”的实践特征,指出“另类朋友圈”是乳腺癌博主群体心理和社会康复的重要渠道,解释当前社交媒体用户复杂的数字媒体文化实践。澳门大学曹曦予基于35个访谈以及14个月的跨平台漫游数据,考察了用户如何采用平台所赋予的货币化的情感仪式来编码/解码和建构/解构亲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后果,从而为数字约会实践提供了更具生命历程的理解。
  主题九:人-机交互中的主体性与劳动伦理
  
  河北大学朱琳和谢冰倩对中国的B互联网公司进行了为期16个月的田野调查,探讨内容生产劳动中的人机关系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给劳动者带来的冲击,以期为共生向善的人机关系提供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闫佳琦和孙萍通过数据挖掘、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探讨用户在与智能陪伴机器人交互过程中所呈现的想象建构和想象崩坏,并指出想象可供性在智能陪伴的重新语境下具备锚定关系方向与程度的理论潜力,为描摹人机关系的情感流向提供更多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季芳芳和陈姚戈通过社会技术想象视角,剖析中国政府政策对生成式AI的话语表达与想象构建。指出需要强调技术发展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为其他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保留可能性。上海交通大学付鹏飞和香港中文大学林健基于2023年11月到2024年6月在中国山东、河南、山西、贵州、四川和江苏省的线上众包平台和线下数据标注的调研,分析了中国数据标注者的自我叙述,揭示出他们职业身份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别,以及正式认可对其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影响。湖北大学刘瑀钒和鲁珮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对13名乙女游戏的深度玩家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表明乙女游戏的火爆实质上来源于玩家否定性的激活——一种对现实社会潜在的肯定性建制的逆反,并总结说从游戏的角度反思人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洞察本质也可以从游戏平台中描摹出工业化社会情感秩序之外的美好蓝图。
  专题分享结束后,评议人对汇报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精彩的点评。通过学界与业界共同搭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希望为平台研究的在地化与自主创新提供新的讨论与思考。
  20日上午,参会专家学者共同参观西部传播中心,了解了中心在新媒体传播技术、内容创作和受众分析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与国际传播需求的契合点进行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融媒矩阵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三见读书会

新媒体蓝皮书

TOP